- 作者:黃維仁
- 出版社: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 出版日期:2002年03月01日
離過婚的人決不是失敗者。
真的失敗者是無法從挫敗中學習的人。
如果一個人不願為自己的幸福努力,天下便沒有人能幫助他。
離婚律師事務所 |
「為什麼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
結婚還要爸媽點頭,
分手卻只要一個人就能做決定?」
被離棄的一方的心理狀態變化:
- 震驚與否認。透過「否認」的心理自衛機制,保護自己不受痛苦事實傷害;並期盼能恢復原先的美好。短期還好,但長期則將陷入病態。要試讓自己走出來。
- 迷惘與困惑。因為頓時生命失序、角色錯亂,不知下一步怎樣走;也不知要和以往的親友、子女維持何種關係。此時更需要真心的支持者,讓離婚者可以找到肯定自己的價值。
- 孤寂與淒涼。在午夜夢迴想起對方的好,難免偶爾悲從中來,更覺孤單。這是因為人有依賴性;且會擔心是否將孤單一輩子。其實,孤寂感存在人生很多階段,唯有面對才能克服。投注心力在愛做的事或有意義的事上,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就會使生活重新充滿樂趣。
- 抑鬱與哀傷。這是最低潮期,這跟喪失信心和失落感有關。尤其是對自卑感重的人或完美主義者。再加上想親近朋友或遠離朋友的矛盾心理,讓自己破碎的心造成更大傷害。面對與改善的五點建議:
- 與人保持接觸,但留有部份獨處時間
- 適度的表達情緒。但若長期自憐自艾則要尋求專業輔導。
- 學習定期哀傷,適度的宣洩
- 保持規律生活
- 學習用「理性」觀點來思考。避免陷入「非黑即白」、「以偏概全」、「有色眼鏡」與「貶抑自我」的認知扭曲中。
人往往不是不能忘了恨,而是「不願」。常肇因於:
- 代罪羔羊:因為唯有將罪都推給對方,自己才會沒有錯。常發生在沒安全感的人身上。
- 玩「可憐的我」遊戲:讓其它人同情,而去指責加害者,將使自己覺得大快人心。
- 奪權妙方:想讓對方產生罪惡感。只是這種不能便宜對方的心態,反而禁錮了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離婚後的調適階段分為「劇痛期」和「復健期」
離婚後的調適階段分為「劇痛期」和「復健期」
離婚派對邀請函 |
※ ※ ※ ※ ※ ※ ※ ※ ※ ※ ※ ※
劇痛期的調適重點
- 尋求經濟自立
- 維護人際關係
- 注意子女需要
- 接受專業輔導
- 自我心理建設:經常思考自己的優點、閱讀正面話語,給自己打氣
- 保持環境穩定:如工作、小孩的學校、住家等
※ ※ ※ ※ ※ ※ ※ ※ ※ ※ ※ ※
復建期的調適重點
共分為解析、落幕、交友、成長四個階段
- 一、解析:找出前因後果,避免再犯相同遺憾
婚姻解體的原因:
- 過份理想化的期望: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生活?【解藥—要先讓自己成為合適的伴侶】
- 一種是婚前種下的因。戀愛過程很奇妙,常會戀上和自己相反的異性。也就是具有自己陰影人格的異性。從正面來看,會迫使我們面對自己的陰影,從而成長。但大部份人並不成熟,所以婚後反而無法天天面對陰影。
- 另一種則是婚後適應不良。這通常也和不健康的結婚動機有關:
- 需要人依賴
- 逃避舊有的苦痛
- 社會觀念壓力 (年紀到了)
- 反抗心理。父母或社會越反對越想結
- 朋友壓力。愛情長跑或大家公認為一對。
- 奉兒女之命
- 家庭問題延伸:上一代的陰影。【解藥—要學習改變心中的定見】
- 內外壓力:家庭結合的紛擾與不懂溝通成長的兩人。【解藥—學習欣賞彼此差異】
- 心理需求改變:包括婚後兩人成長的腳步差距過大,越覺外面的異性比家裡好。【解藥—婚後也要持續成長】
- 二、落幕:要告訴自己復合已不可能,並劃清倆人關係
- 三、交友:調和新的人際關係
- 接受「朋友分散」現象,並珍惜剩下來的朋友。造成朋友疏遠的現象成因:
- 朋友會選邊站 (通常同情弱者)
- 生活型態改變。和已婚的朋友生活已不同調。
- 離婚者帶給已婚者心理威脅。
- 持續的悲悽嚇跑一些朋友
- 離婚者的其它不成熟心態
- 多參加社交活動
- 謹守交友原則:
- 切莫輕易找尋新的感情寄託
- 切莫沉淪於性愛遊戲
- 建立新的友誼關係:
- 慎選擇友場合和對象
- 主動把握結交異性機會
- 做好再婚的心理準備
- 四、成長:重新走入自我實現的道路,並且追求自我成長,使下一段婚姻保持新鮮
女方專用離婚蛋糕 |
男方專用離婚蛋糕 |
讀後小啟
真的,我的朋友。請不要打電話來安慰我,更不要打電話來抱怨沒請你吃喜酒、也沒招待分手宴。我單身,而且是一直未婚中。我只是單純的先做好心理建設,以防哪一天萬一昏了頭,又不幸醒過來時用的上。
不過,我覺得每對新婚夫婦。應該婚前都要買一本,當作送給自己的結婚禮物。世事難料,早準備早好囉。而且提早面對,或許可以更成熟的面對婚姻,反而能維持婚姻生活的長治久安嚕。
讀後感想
「婚姻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拼命想進去,但裡面的死命想出來」。咱們還是看戲比較愉快 哈~ lol。
離婚紀念戒 |
臨別贈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