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金惟純社長:創業的本質與堅持



    創業遇到挫折時,
    會想問自己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嗎?
    而當有一天不再有疑問時,那大概就是創業成功了。

    我當初只是文人情懷,想說來辦個雜誌吧!!

    後來才發現原來自己其實是在開公司,
    這是怎麼發現的?
    就在會計來問戶頭沒錢了該怎麼辦時,
    自己開始要不斷跑3點半、到處籌員工薪水後,
    才發現了這件事,
    而這樣的日子我整整過了5、6年。

    慢慢地我發現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都和別人無關,
合夥人是自己找的、
公司員工是自己請的、
公司規章是自己訂的、
公司願景是自己想的,
        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決定,
        當然所有的問題,就是我一手造成。

    只有認知到所有事都是自己的錯
    才能開始反求諸己、才會開始改自己
    也才有機會讓未來上軌道。

    正因為開始認清了都是自己的錯,
    我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不老實,
    總盤算著一步登天,
    想做些風風光光、體體面面的新奇計畫,
    直到認清現況,懂得要老實從自己改起,
    由身邊1、2件事情開始改起。

    有了自己的經歷,知道老實後,
    我想我才真正算是開始創業。


    所謂的創業,
    是一群人為同一件事(目標)一起努力,

    那到底找對的人重要,還是做對的事重要?

    如果只重眼前的目標,沒有重視別人,
    即使成功,也只是讓自己越來越累而已;
    而將夥伴先擺在前面,或許事業起步將比較慢,
    但當事業上軌道後,卻更容易圓滿。

    因為完成一件事情,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的緣分,
    人錯了,就算是好事也會變壞;
    人對了,壞事也會出現轉機
    所以找到對人來一起打拼才是最先要關心的任務。

    不過,怎樣才能遇到對的人?
    我想那得先將自己弄對,

        學會
為了別人『放下自己』」,;
        甚至是懂得
為了別人『去求別人』」。

    如果你沒有『為別人』的理想,
    那麼當你獲得小成就時就會停下腳步;
    遑論碰到挫折時更想停下腳步。

    可是當你心裡充滿你想為其他人做的事,
    你就會不斷前進,
    有苦有難,才會有所收穫。.

    『為別人』持續的『
    這就是我所認為的創業家精神。





※ ※ ※ ※ ※ ※ ※ ※ ※ ※ ※ ※ ※ ※ ※
美安,上課日:2017年4月30日

主講:商業週刊 創辦人 金惟純社長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 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




  • 作者:顧爺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23日
  • 我的推薦指數:★★★★★



寫在前面的推薦

    當初年紀小時讀這些神話故事就覺很混亂,經過作者解釋後,原來還真不是普通的超乎常理,阿~ 羅馬神仙果然不是凡人能理解。只是透過作者的解釋,卻又覺這些神話亂的有條有理,實在很難想像能將希臘神話說的這麼白話又接地氣,而且很多的譬喻並不是單純的搞笑,而是幽默中充滿哲理。強烈推薦可以買來閱讀。







話說三個女神(經病)為了爭奪一個金蘋果(奧林帕斯最美女神頭銜)用盡心機....

評審帕里斯小王子真的非常糾結,倒也並非糾結於誰比較美,主要還是糾結於誰的賄賂比較誘人。

赫拉:
如果選我,我就給你整個亞洲,..。


雅典娜:
如果選我,你將獲得戰爭技能、指揮才能、謀略、智慧.... 總之你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威猛神武的勇士。


維納斯:
如果選我,我就給你弄個最正妹子。




結果... 帕里斯小王子糾結了一秒.... 選了維納斯。

由此可見....
比起那些虛頭巴腦的承諾,還是

看的見、摸得著的賄賂
更能打動人心。

....
只是悲慘的是,
這個維納斯並不靠譜,用搶的—找來了海倫,
結果... 引來了特洛伊戰爭.....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書摘:『M型窮人只要面紙,不要印鈔機』

富人錢和系統為他們工作
窮人為錢在系統裡工作
只是窮人因為擁有固定工作而安心,
卻萬萬沒有想過,工作是有做才有錢領,
可是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或失業)哪個先到!?

大部分人會覺,我可是百萬業務、電子新貴、OO經理人、XX熱門小吃店老闆....,是富人圈的;但窮人的定義不是看你現時的收入,而是看你應付風險的能力。所以除了傳統認知的無收入者、低薪族外,其實中產階級甚至是高階主管等,都可能是未來的窮人,因為這些人可能有下列特徵:

    將命運交給老闆的公司職員
當你成為系統中的一分子,只能靠加薪和升官來發財;你以為你做得很好,但實際上只是看老闆臉色而決定結果,老闆可以承諾你的未來,但從未保證會履行。所以你的努力和產出總是不成正比,你或許很幸運的不斷升官、位高權重,但若離開現職,你卻可能在外面找無「頭路」。

    用時間換取金錢的技術人員
除了少數超頂尖的高手外,大部分人只能會某項技能的工程師、操作員等,雖然美其名是用專業的產值來換取報酬,事實上,可能是付出沒有自由的人生,是無止境的加班。當有一天,你的肝退色了、你的眼花了、你的手在抖了、你的技術落伍了,高薪的你將成為優先被開刀的對象。

    單打獨鬥的小店家老闆
也許擁有自己專屬的特色、擁有特別的顧客,但卻沒有持續在拓展,那麼當某天外在的環境改變時,將很快陷入危機。


    別人的感謝與保證永遠會隨時間與利害關係而變化,千萬別以為你在誰心目中很重要,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收入,當工作行為中止時,收入就會歸零。你可以這樣思考,就像去水井取水,得靠你每天辛勤挑水,除非你能建立自來水系統,那麼你打開水龍頭就會有水了,而這就是所謂的持續性收入。


    所謂持續型收入系統就是運用

其他人時間金錢專業人脈


來替自己賺錢(簡單說就是要讓別人自願的持續投入);而且不是賺一次性的收入,而是去賺循環財,靠不間斷的流入的小錢累積來致富。投入建構這樣的系統,你才能一勞永逸

    窮人讓現在決定未來,而富人讓未來決定現在,所以你現在的選擇,也將決定你5年後的生活。想像你N年後想要過的富有生活,夢想大一點;如果你連期待都辦不到,那又如何會開始去改變。只要格局大,其他都是小問題,因為如果一顆種子被栽種在花盆裡,那它永遠沒法變成神木。

    只是就算有夢想,若你行為沒有任何改變,卻又怎要求生活有所不同?? 而非工資收入就是值得你改變的地方,在對的地方堅持才會有效益。窮人總是高估短期收益,而低估長期效益,學習建構持續收入系統這件事也是。先問值不值得做,再問好不好做。如果一件事根本不值得嘗試,那麼就算付出再少,也是種浪費。而且再困難的事,如同想要一口氣跑100公里或許需要勇氣,充滿不可能的挑戰;但若是用走的則是不需要的,因為你只要一步接著一步走,100公里長的路也會慢慢縮短。

    可是有哪些種持續性收入系統可以讓我們去建立?常見以下幾種:

    天時型:基本上在投胎時決定
  • 錢存銀行或買儲蓄險來賺利息
  • 買不動產收房租

    地利型:易上手但風險高,常受不可抗拒的外力影響
  • 投資金融商品,如買股票讓企業家如郭台銘來幫你賺錢;只是通常股民選到的卻是翁大銘之流

    人和型:靠著群策群力(基本上就是讓別人和你一起努力),不過起頭通常較困難
  • 直銷,本小利大,只是常有人誤入老鼠會陷阱或將親友得罪光
  • 當個持續型創業家,就某種意義來說,創業除了設立自己的公司外,也可以是從事上述的工作,只是要帶入創新與改變;換句話說,讓自己擁有創業家精神,而非一定要開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張景富
  • 出版社:智言館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麼建構持續性收入系統的第一步是什麼?

    也許你會回答存錢、上課學習新技能、每天盯著股票線圖、或是每天買個50元彩券買個希望。

    但是真正要做的是建立人脈,因為任何一種穩固的持續性收入系統的建立都是要靠其他人的支持與投入。曾經有分財經報導說,你只要列出5~10位你最要好的朋友的年所得平均值,差不多就是你現在的收入。如果你的社交圈一直沒變,你就不會有所變化,因為你能學到的東西就會有所侷限。有競爭力的人都在為有影響力的人工作,而越有競爭力的人也將會越有影響力。若能透過新的人脈,提高自己的眼界,那麼才可能看到更美好的未來。

    只是想要培養出A級人脈,要先真心付出;人脈是講求「門當戶對」,除非你們是從小的至交、學校的同窗、當兵的同梯等,有特殊的淵源外的人脈外;除非你有要先貢獻出你的長處,提升自己的層次,讓對方覺得「有你真好」,不然對方不會是你的人脈。

    經營人脈的方法:
  1. 慎選朋友,攏絡有競爭力的人
  2. 深耕人脈:要相互間有需求,深入了解對方,才能將對方變成你的人脈資產
  3. 整合運用:知道對方有求於你時,你該怎麼協助他
  4. 借力:運用對方的專長,一個人的成功就是在於你能和別人互助合作的程度有多高。


    而想拉攏有競爭力的人,則要運用影響力法則:
  1. 要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
  2. 要真誠的給予他人讚賞和感謝
  3. 要聆聽並鼓勵別人多說自己的事
  4. 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
  5.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他人


    持續擴大你的交友圈,從你的朋友身上學習,並找出自己的貴人,組出合作無間、目標一致、相互扶持的團隊,接著轉化成具體行動力,堅持並持續保有熱情,最後借力使力建立出適合你自己的持續性收入系統。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書摘:『就業的終結』



寫在前面的感想

沒有一種工作,
是我們從沒想要辭職的;

也沒有一種工作,
是我們從不受委屈的!!


    希臘神話中勞役之神Ponos,其名在拉丁文中意謂這懲罰,也無怪乎大部份人都無法享受自己的工作。或者說,無法像享受自己的事業那樣享受著工作。

    根據人力銀行Yes123的「2017年02月 新春求職與企業求才調查」,有高達91.8%的上班族表示,在雞年後「有」換工作的計畫,其中又有57.8%的人透露,早就「付諸行動」。而另家人力銀行1111的調查指出,各年齡層中以35至44歲的族群對現職工作滿意度最低僅39分,簡單的來說就是整個六年級世代『輕熟齡上班族』。這其中不滿意現職工作的比例更占了52.2%,滿意現職的僅有10.3%,在所有年齡層中敬陪未座。

    想轉職的最主要原因,前五大分別為:「薪水太少,且生活開銷大」(48.9%)、「沒有升遷機會」(44.4%)、「太久沒有加薪」(40%),以及「覺得現在的公司沒前景」(33.3%)、「覺得所處的行業沒前景」(31.1%)。

    可是高達9成想轉職的輕熟齡上班族中,卻有32.2%不敢轉。因為「擔心年齡太大企業接受度差」(55.2%)、「經濟壓力過大承擔轉職風險能力減少」(45.1%)、「沒有適合的工作機會」(43.7%)。而敢轉的人中目前碰到的「求職瓶頸」則包括有:「專業能力不足」(57.8%)、「相關工作經驗不夠」(51.1%)、「語言能力不佳」(42.2%),以及「履歷寫不出個人特色」(37.8%)、「唸的科系不符企業需要」(33.3%)!

    那不如來創業,但《遠見雜誌》與安麗合作的調查發現,台灣是全球人口中最想創業、卻最不敢創業的地方,創新、創業大概是最常被上班族掛在嘴邊,心理想著明天就辭職不幹,來去賣雞排、開咖啡廳的更是不在少數。所以當問到「你認為創業是好的職涯發展嗎?」台灣人答「是」的比例達70%,遠高過全球平均值56%。可是再問到,「你承擔創業的壓力決心」時,台灣人同意的比例只剩32%,低於35歲的人口更剩下27%,遠低於全球平均的49%。

    我在想這跟過去的教育思維有關,去大公司當個上班族是人生的「標準答案」,有規則可以依循;而創業沒有,沒有SOP或題庫的人生,不是我們所熟悉的。但與其在職場中當隻不知感恩節哪天來到的火雞,還不如讓我們就離開舒適的沙發,來去植下新的事業種苗。至少,還有屬於自己的希望—誠如希臘神話中「潘朵拉的盒子」,HOPE是諸神留給凡人唯一的「機會」。給~ 想擁有 More Money, Meaning and Freedom 但不要 9-to-5 上班族生涯的我們共勉之。






THE END OF JOBS:Money, Meaning and Freedom without the 9-to-5
  • 作者:泰勒‧皮爾森 (Taylor Pearson)
  • 譯者:羅耀宗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04日
  • 我的推薦指數:★★★★★




為何我們得成為創業家?

    傳統上,我們的父母或親朋視我們在知名大企業工作,是讓他們感到光榮的事。但他們沒法想像你在其中汲汲營營、戰戰兢兢的生活,你的人生也許有照顧他們的責任,但這不代表你的人生不是你的,而成為你不肯擁抱風險的藉口。

    特別是在這第四波經濟轉換潮的浪頭上,你即使和其他小創業家們一樣聰明、工作勤奮,還得忍受長到不合理的工時下,卻持續要擔心失業或減薪。但為何會有第四次經濟移轉?原因包括:
    制約因素已從「知識」轉移到「創業」
過往的文憑教育下僅能處理複雜問題,但現今卻得面對更為混亂的方案。

    擁有資源者不在僅限大企業,即使個人也可以利用
這些都是拜
  • 通訊技術發達 (網路)
  • 機器取代部分勞力密集
  • 教育普及於新興世界

    經濟領導者由企業執行長移到創業家
所謂的創業是指連結、創造和發明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企業、人、構想或是流程;換句話說就是能建立品牌、能帶領創新的人。而就業則是依循別人所創造的作業系統之行為;換句話說就是做代工。所謂的創業家,不見得擁有公司股份,而是泛指所有擁有『創業精神』的人。若一個CEO僅能唯唯諾諾的聽從董事會指令,那就只是一名單純的打工仔。


    簡單的說,想抵擋這樣的浪潮連一點機會也沒有。傳統的工作市場是屬極端世界,很少會出現變異,但變異一旦出現就十分極端。你可以想像自己是隻火雞:
有隻火雞被肉販飼養了1000天;每一天牠都以更高的統計信賴度,來分析證實肉販會繼續飼養這隻火雞。直到感恩節的前幾天,此時正是肉販愛火雞分析可信度的最高點,但答案卻不在跟昨天一樣。

    過去的歷史資料說明我們只會越過越好,但就在我們身處對自身安全最有信心的時刻,其實卻最有可能受到危害。選擇對抗這些變化、還是擁抱它們,全取決於你自己,只是唯一要提醒的是機會不會永遠都在。



為什麼我們可以變創業家?

    當你把那些成功的創業家故事一一拆解來看,你會發現你和他們沒啥不一樣,甚至覺得你將做得更好。而且Steve Jobs說過:「在你身邊,你稱之為生活的一切,都是由不比你聰明的人做出來的,而你可以改變它、影響它,你可以做出產品供人使用。一旦你知道這件事,你將有所不同。」顯然找出可以發展的新商品並不難,但你和這些創業家唯一的差別在於『創業家精神』。Charlie T. Munger這樣陳述這個議題:「持續不懈地尋找機會的人,往往能遇到千載難逢去清楚可見的重大機會,他們熱愛分析各種情勢,並保持謹慎和耐心。接下來,知需要再勝算很大時,運用資源,放手一搏。

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想法,
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找出為何目前還沒被解的瓶頸在哪裡?Eliyahu Goldratt透過制約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告訴我們,找出主要限制:
  1. 系統是什麼
  2. 目前制約因素是什麼
  3. 改善制約因素的具體方式是什麼

    思考真正要施力點該是什麼,什麼才是比較有價值的做法,然後建立新系統來改善工作或銷售程序;那麼你就是拿起槓桿撐起地球的創業家。



時機!! 現在是好時點嗎?

如果你做的事相當安全,
但感覺風險很高,
那麼你已經在市場上取得顯著優勢。
紫牛作者 Seth Godin


    現在傳統受雇者的就業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但報酬卻越來越低;只是這對創業者卻是好消息,因為他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從全球取得更好的資源,如透過網路外包非核心業務、雲端上取得資訊基礎建設與支援。科技與全球化已經帶領我們進入「後就業時期」,落實創業家精神比起以前更安全、方便、獲利也更多。

    若在20年前你想創業可能要跟一堆人借一大筆錢,才有可能在人潮往來的街邊開間小店;但現在你只要花皮包中的幾百美金,就可以在7天內透過網路上設立你的店鋪,然後把他壯大。我們來看看創業時需要先面對的五管問題:
    『產』:生產與作業管理
生產工具大眾化,創造產品的成本不斷下降,讓初期生產的固定成本降低;你可以很輕易在新興國家找尋工廠生產少量訂單,甚至是用3D列印技術自行製造樣品。而當產品熱銷時,你也更能輕易調動外包資源增加產能。

    『銷』:行銷管理
通路多元,更容易接觸到市場,你不用像早期得投入大量資本來布建經商網、開設實體店面,在電視買下大筆無效的廣告;今天你只有加入某個平台(如阿里巴巴、Yahoo等)、擁有個網址,即使你的客戶只是非常小的一撮,而且分布在地北天南,只要他們會上線、有社群(如FB),你就有機會接觸到他們。更重的是新的市場(藍海)不斷新生,等著你去開拓。

    『人』:人力資源管理
由於新興國家教育水準的普及,你可以透過外包的方式,低廉的取得優秀的人力資源;而雲端社交軟體如Linkedin等也讓你可以方便找到合適人才。另方面當你要聘僱本地專家時,也不必準備辦公室、更不需要大家舟車勞頓集合開會。透過網路工具如Skype、Slack你們就可以方便溝通,其它如利用雲端工具如Google Doc、MS OFFICE 365等也可以方便集體共同創作。地理位置不再是限制。

    『發』:研究發展管理
雲端平台、雲端服務等的百花並茂,讓科技管理變得更有效率;我們不用再建立機房、設立e-mail,我們不用投入心血去開發全球地圖、去研發人工智慧,我們可以買到很多合適的服務。像Amzaon的AWS、MS的Azure、Google的App Engine等。我們只要付少少的錢就可以跳過這些基礎的研發,直接進入應用與創新服務。

    『財』:財務管理
由於初期的固定成本大幅降低,讓我們可以適當的控制財務支出;而且可以透過募資平台(如Kickstarter等)先行測試消費者反應,降低失敗成本,甚至將風險轉嫁給早期使用者,透過他們的預購取得足夠的初期研發經費。而產品上市後,也可以透過方便的線上支付工具等,方便的交易,減少倒帳或被詐騙的風險。


    在長尾效應下,不僅僅有機會接觸到更利基的客戶,也讓創業者成為別人服務的對象,提供更多方便、有用但卻相對低廉的創業支援。讓創業者可以更專心於核心競爭力的發展。



那麼該如何開始實踐創業!?

    有兩種可行的方式可供剛開始不知如何進行的人參考,可以讓想創業者有效率但又降低風險的前進:
    階梯式
從自己的正業開始,然後開始經營相關(或不同領域)的副業,再慢慢讓副業轉換成正業。最好可以先找競爭者很少的小眾市場,而且有機會上網取得便宜資源的研發資源的產品,先來測試水溫並培養出固定的現金流,接著往更大的市場前進。

    學徒制
你可以先以學徒身分,用低薪換取學習機會。在這些值得效法的人身旁學習,不僅可以正確的認識市場、了解產品,更重要的是取得未來事業發展的人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論如何,要不斷告訴自己,
想要擁有更多金錢、
更多自由、
更多意義,
但花更少時間!?

那麼工作是種選擇,而非義務;
創業則是你最好的機會!!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書摘:『拖延心理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CRASTINATE = PRO + CRASTINUS = 移向『明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拖延和等下再做是不同的,因為拖延會讓人內心感到痛苦:「要是不開始會出什麼事? 你內心擔憂著若無法啟動人生就毀了,結果讓你更喪氣,更無法去動作。」反覆問著自己:「如果我早點就好了」,結果到最後一刻還在上演內心戲:「到底要不要開始做!?」想著我以後再也不拖延,....然後下次再犯。

    只是過去我們以為這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或品格的缺失,但事實上卻是一種心理症候群。常見的原因包括:

    恐懼失敗
    因為追求完美,最後成為拖延的起因,不過背後的真正原因,其實只是『怕自己 不如預期完美』;也有另一種是因自認為優秀,所以會覺得事情很容易進行,反而不切實際。常常又喜歡凡事都要自己來,更固執的堅持有正確方法,覺得要就全做好,不然就不要做。

    擔心成功
    有些人對成功恐懼,因為你害怕被人注意、被人稱讚,你擔心成功帶來的改變與缺點而非享受;你『覺得自己不配獲得成功』,想閃避競爭與關注,你破壞自己的成功。

    想停留在安適區
    我們不確定自己想法是否可行,所以我們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收集資料,卻遲遲不肯動筆,因為我們沒法提出自己的觀點,感覺自己需要人陪伴、需要幫助。就算已經陷入緊急狀況,仍期待不存在的白馬王子(或羅賓漢)會挺身而出,英勇救助 陷入困境的你。

    .....

    那麼該怎麼辦?

    其實,當你身心諧和時較不會產生拖延,這是因為大腦負責讓你對自我有持續穩定的看法,所以感受很重要,即使你沒意識到。

    就是因為拖延是一種由心理、生理與人生經驗交織而成的複雜問題,所以某種意義上,拖延是在幫助你不用去面對自己!! 只是不論你得到怎樣的安慰,幾乎一定會讓後果報應在我們身上,而且長期下來更會讓我們忽略的未來,而沉浸在過去的美好時光。

    而當你想改善,那你就要有面對你自己的勇氣。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是平庸的,你過去的形象會被拋棄,
  • 不再是「可愛的小丑」—你不再是大家取笑的對象
  • 不再是「聖人」—你不在優先考慮別人 而放下自己的工作
  • 不再是「萬事通」—你不在花時間在那些你精通了也沒益處的事
  • 不再是「奇人」—你不在是那個在千鈞一髮時刻可以解決危機的人
    你像是白紙一張,一個你根本不認識自己。但接納你自己,能讓你如釋重負,可以面對你現實世界中與生俱來的特點(優點或缺點)。所以想要擺脫拖延者的身分,就要告訴自己:
  1. 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
  2. 努力嘗試是好事
  3. 失敗並不危險,是稀鬆平常的事
  4. 真正的失敗是不去經歷
  5. 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極限,包括我自己
  6. 一件事如果值得去做,就值得犯錯
  7. 挑戰可以幫助成長
  8. 我有資格成功,我可以因應別人對我成功的反應
  9. 展現實現自我,和別人建立真實的關係
  10. 可能的答案有很多,我只需要找出恰當的答案就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變和學習是一種漸進的過程,觀察自己的行為,寫下「你記得最清楚的2、3件拖延經驗」,釐清反抗的原因,每個人的拖延風格都不同,你可能是用做另一件事來拖延現在更該做的事,而另一件事不論多正確,其實都是一種藉口。找出你壓力的來源,然後對症下藥,你會發現事情將沒有那麼可怕:

    假如你是 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或覺得目標缺乏真實感
    你可以將目標分成更小更容易達成的小單元。

    因為你可能設定了難以達成的目標或模糊不清的理想,例:我要寫本書,這樣的說法太廣泛,你該改成今天要寫完「第一章的XXXX」。

    什麼才是清楚可達成的目標,我們可以用『行為』來定,也就是說『我們會做出什麼舉動,是別人看的見的』。例:我要看牙醫,可以改成「我要打電話預約牙醫」,這樣才具體。你還可以將整個目標分成數個小步驟,你能分解的越細,才能真的知道哪些事要做。太龐大或不切實的理想大目標並不容易達成,你也可將大目標切成更多個小目標,例:整修房子,換成「買張新沙發」。將後針對這些較小的目標,定下可以執行的小步驟。

    規畫完步驟後,就想像完成這些事會有的進步,想像你走到了完成目標的終點。然後讓自己在合適的環境開始進行,不過不要等到你想做才開始、不是等你準備好 (有靈感了、有....),而是指定的時間到了就動手。

    而且最好是讓每個小目標的第一步容易上手,最好5分鐘內可以做完,訂下啟動時間、執行期限,最好每個步驟都在15分鐘到1小時內可以完成。

    堅守時間期限,時間到就停不要超過,一次一步驟;每當完成一些小目標後,就獎勵自己,即使沒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如果碰到規畫不良,有需要就修改步驟或目標,因為人算不如天算,告訴自己「這是你靈活的表現」。無須完美。

    而當完成整個大目標後,記得回顧自己所做的事,然後告訴自己學到了什麼。

    假如你是覺得 任務令人反感(或預期困難重重)
    你可以尋求盟友支持、減少待辦事項、...。

    也許是反映我們追求太多而力不從心,所以要學會接受他人的支持(或交派任務給別人)或拒絕無謂的任務。並試著要自己享受「自由時間」。

    另方面若能事先規畫,就有機會冷靜處理將你帶到當下。

    只是很多人排定時間表後無法落實,那麼可以改用 un-schedule這個概念, 列出你哪些時間已經被占用了,然後讓自己知道 自己只有剩多少時間。也讓自己知道自己怎麼用時間,並為可能的干擾預作準備。

    假如你是發現 難以自我約束,例如容易衝動和分心
    你要放鬆身心、管理情緒、多做運動、...。

    開始運動,可你讓你身心更和諧,也才能讓你更有能耐面對等著你處理的事;你可以別上計步器,每天走上一萬步。特別是在要處理棘手專案前,先運動讓自己流流汗。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運動大腦,如學習『正念』,讓自已可以在當下刻意專注、不帶判斷,藉由這一類的訓練加強你在日常生活時的專注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 作者:Jane B. Burka、Lenora M. Yuen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05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書摘:『小論文大師教你寫作的技術』~ 用600字傳達觀點、解決問題


寫在前面的感想

    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有些學校會考小論文,也就是約600~800的作文。這類的文章寫作其實是訓練思考的一種方式,不過早幾年台灣卻廢除了大考作文,造成學生寫作能力低落,最近才又恢復。

    常常有些人說,大考考寫作是很不公平的考試,因為沒有標準答案、給分不一。只是學生出了社會後,有哪件事有標準答案? 一昧只靠背多分的學習模式,並沒法教導出能在未來職場或學術領域獨當一面的人才,因為欠缺了組織、分析、思考綜合性議題的能力,而這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能力,恰巧寫小論文正是需要這幾項能力同時發揮,越早開始練習自然越佳。

    當然,我也不認為靠「範本」格式的寫作真的能鍛鍊出優秀的思考腦,但總是個開始,若能長時間練習對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若還能對這些議題同時用正面、反面的角度去分析,相信能讓思路更清晰,進而強化自己的同理心。所以我覺得透過這樣簡單的訓練,卻能達到很多不錯的收穫,值得推廣。



  • 作者:鈴木銳智
  • 譯者:林佑純
  • 出版社:大樂文化
  •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6日


※ ※ ※ ※ ※ ※ ※ ※ ※ ※ ※ ※
什麼是小論文?

    所謂的『小論文』,不是引用些名言佳句來美化文章,或是用艱澀字眼來表達事情,這樣只是代表你言之無物。因為重點不是怎麼寫,而是寫什麼。

    你的論述有建設性嗎?

    你把情境描述的多詳細,把他人的抱怨寫的多生動,都只是寫主觀想法,而非探討問題背後會衍伸的問題,造成的影響,以及提出改善的方向。也就是說並沒有提出有建設性的看法。所謂的看法,就是向他人提出建議,講出「OO該如何發展?」、「OO應該去從事」的合理可行的提議。差別如下:

作文昨天跟班上同學去遠足,大家玩得很開心,明年還想再去。
小論文昨天有同學在遠足時亂丟垃圾,明年應該在出發前分發垃圾袋,大家一起維持自然環境的整潔。

    好的小論文要做到

提出問題點
  • 要明確的點出本次要探討的對象,如若遇到抽象的問題,最好是用具體實例來描述。
  • 對立場表述的問題,不必立刻回答支持或反對,因為不論你支持或反對,都對問題沒有幫助。但若你想表達出支持或反對的看法,接著不是要說明原因,而是主張如何執行或具體對策。
  • 而若是發現問題本身有問題或矛盾處,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直接轉引問題重點,但要言之有物,而非只是你想改探討不同問題。

有條理的分析原因
  • 若是問題和你所熟知的不同,更要有透過條理分析,來闡述狀況。
  • 最好能公平的思考正反雙方的意見,以同理心的角度去看問題,然後分析背後各自的成因,然後再形成雙方可接受的方案。
  • 或是遇到一個大的問題,也可切割成不同時段或情境的小問題,在不同的脈絡下給予不同的分析與答案。

給予解決方案
  • 解決的方案不是改變人的態度,而是改變制度或做事方法。
  • 解決當前問題優先,而非一昧著眼未來。對未來持續發展的問題,是要預防與對策雙管齊下。
  • 有些人喜歡用標新立異來吸引目光,但卻過度天馬行空;應該提出的是實際可以施行的方案,用來展現出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空談抱負。
  • 除了問題,也可以探討對方利益,特別是解決方案,如果能解決問題又能帶來新的利益,則自然更可行。



※ ※ ※ ※ ※ ※ ※ ※ ※ ※ ※ ※
怎麼寫小論文?

簡潔的架構,三段式論述
整篇的架構,要穩定的結構,回答才會四平八穩。
  • 模式一:提出問題、分析原因、解決方案。
  • 模式二:優點 / 贊成意見、缺點 / 反對意見、解決方案。


另外,在制定寫作大綱時,要先對要寫作的方向進行檢查,看是否滿足
  • 問題的檢查點:
    問題是否為實際存在問題否有必要討論
  • 成因的檢查點:
    原因是否是能夠解決原因是否確實造成問題
  • 方案的檢查點:
    方案是否能真的解決問題方案是否過於大費周章而本末倒置

其他注意事項
用詞要
  • 用正式標點符號,嚴禁表情符號等。
  • 不要用口語文字。


句型與語句要
  • 要簡潔,儘量用單純的主詞+敘述,不要太多巢狀句型。
  • 描述上要從淺入深,由粗略到細節。
  • 具體描述要採取的行動,而非用感性的形容詞堆疊文字;所謂的具體要包括誰、要做什麼、怎麼做。
  • 要強化具體主張的必要性,所謂必要性是指:沒有這項事物所導致的損害。



※ ※ ※ ※ ※ ※ ※ ※ ※ ※ ※ ※
如何練習小論文?

可以不必每次都寫完整的小論文,而是可以從寫短文開始,先練習寫出言之有物的大綱,等熟悉如何破題與定出寫作方向後,剩下就是沿著骨架長出肉而已。

(X)不夠具體(O)更具體內容
舉出例子關於外來種魚的問題多摩川的外來魚種日漸增加
分析原因問題是源自於遊客的任意放生原因在於排入川內的水溫較高,造成外來魚種能順利度過冬季
探討未來全面禁止放生解決方案是在排水孔附近張網,捕捉外來魚種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書摘:『終結平庸』~ 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 作者:陶德‧羅斯 (Todd Rose)
  • 譯者:聞若婷
  • 出版社:先覺
  •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 我的推薦指數:★★★★★



※ ※ ※ ※ ※ ※ ※ ※ ※ ※ ※ ※
用平均觀來看待人的思為轉變!!

    早年的科學家開始透過數學的手段取出平均值,然後用離平均值的差異度,將人分成不同等級,從低能到平庸到卓越;並且認為卓越者,各方面都是一致的卓越,包括心智、生理、道德。如果你數學差,那你語文也會差,更別提你的容貌與自律能力;所以在這個用平均觀看別人的時代裡,我們唯有不被他人視為平庸,才能獲致成功。

    由於這樣的區分十分簡單,讓我們習慣這樣看待別人,而磨滅了每個人的個體性。甚至因為工業時代的來臨,造就了泰勒主義興起,將一切事情用平均值的概念去找出最佳程序,將很多事情簡化。接著,又開始分門別類公司組織,如人資、財物、企畫、研發,最後甚至衍生出專家來協助改善企業流程。

    甚至開始讓這樣的思維進入了教育體系,讓學校要根據學子的能力來分配教育資源,因此要辨識出較優秀的學生,然後將較多資源提供給他們,最後才將他們送到適當的工作崗位,讓他們未來有能力領導國家。為了達成這樣的理想,標準化的學科測試被打造出來,用以篩選學生,作為入學門檻。

    慢慢地,這樣的思維不斷漫延,甚至影響了我們看人處事的方法。



※ ※ ※ ※ ※ ※ ※ ※ ※ ※ ※ ※
用平均觀來看待人為何是不科學的??

    可以用群體資訊(如平均值)來作出該群體個別成員的推論被稱為「遍歷理論」,但其必須滿足下列兩個條件,才可能生效,不然就是不可信的推論:
  1. 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相同
  2. 群體中的每個個體在未來都會維持原狀

    顯然,除非每個人類都是冷凍複製人,否則而人類並不具備可以這樣用群體平均值來評估一個人然後正確無誤的遍歷性。這樣的謬誤可以舉打字速度和錯字率的關聯來說明,

    你想改變打字速度來降低錯字率,然後用平均觀去看打字者群體,會得到「打字越快,則錯字率越低」,所以你用這個方式去改善,結果卻越錯越多字;會讓你得到這樣謬誤的平均值推論是因為打字越快的人通常越熟練於打字,自然錯字越低。所以你得到一個本末倒置的結論。



※ ※ ※ ※ ※ ※ ※ ※ ※ ※ ※ ※
用個體性的思維來看待世界的方法!?

相信個人是一種多維度系統,會隨時間與地點進化

接受參差原則:強化自己的優點
    所謂的「參差」是指同時有多個向度要比較,但這些向度間相關性又很微弱。就像你可以說一個人身高比較高,但你如何指出某個人比較魁梧?? 所以你很難正確分類出每個人的體型。但單項維度的簡單分類如 XL、L、M、S等有其存在的效益,因為工業化大量製造成衣的年代,需要這樣的標準才有辦法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可是就算如此每個國家的定義也都不一樣,所以美版M可能是日版的XL。

    然而如果連體型這種有形可見的物體都具參差性,那如何評量一個人無形的聰明度? 早年我們都用智商來推斷,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測驗不能反映出學習能力,甚至不能反映在課業的成績上。

    所以我們要重新改變看待自己的眼光,發現自己的潛能,而非聽任和平均值間的比較。每個人的特質與強項都不同,適合他人的方法,未必適合你用。例如有些人工作記憶能力強可以直接在腦內分析,但有些人需要用手畫出用視覺化來分析,但都可以得到正確答案,沒有強弱之分。所以我們要接受他人(或自己)在才華上跟他人不同的參差性,才有機會換個方式改變弱項



認識脈絡原則:善用若ooo則xxx
    我們常直覺的推斷出自己(或他人)是內向或外向、思考型或感覺型、理性或感性,甚至透過MBTI問卷測驗來決定自己屬於某16種類型之一的人格特質。我們快速的對他人貼上標籤,甚至是對自己;然而問題來了,這些被奉行的人格分類,根據數學模型分析,和你真正的人格特質間只能解釋 9%的行為,至於和你的工作表現間的相關度更低。

    真實的情況是人格特質會在不同情境中交互作用,在人格測試中我們不是內向就是外向,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同時存在著內向與外向,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現,若我們只用平均法去看,將失掉許多細節。

    例如:A在同學前有攻擊性、在成人面前則溫和,B在成人面前有攻擊性,在同學面前則溫和;這兩種攻擊性天差地遠,但在特質評量時,將被簡化成具有攻擊性而忽略了不同之處。

    移除對他人特質的簡化思維,要知道事實上我們對某個人有那樣的觀察,是因為在特定的脈絡之下,我們都只認識特定情境下的對方,就像你覺老板是傲慢的人,但他在朋友面前卻是溫馴的;你那難搞的同事,出了辦公室後可能是個忠實的朋友、貼心的姐姐、親切的阿姨。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又多樣貌的,你只看到某些人的某一面(包括對自己),若能這樣思考,你就會對他人多點同理心與理解,也更能接受自己



相信路徑原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功旅程
    我們都被假設成長過程有「成功」或「正常」路徑,就像新手父母對嬰兒的口訣例如幾個月翻身、記個月會坐、爬、站、走,但恰恰是這樣的規範思維阻礙了進步的可能性。

    我們常認為更快則更好,就是因為他更聰明所以才學得快,所以定下學習時間、學習成績標準,這種統一學習進度,認為每個人都是相同的。

    換個角度想,如果只是要學會開車,那花幾次考駕照有差嗎? 重點是能安全地開車上路。但我們卻習慣設下很多規範的階梯,要求在固定時間內爬到下一階;但事實上在每個人前方卻是個可以任意攀爬的網,可以依自已的方式前進。(註:小編想到2002年的新聞,有名叫田中耕一的日本人,從小就是典型的大雄角色,只念到大學還曾被留級,學士畢業後也只能到名不見傳的小公司任終身的小職員,但卻成為有史來只發表過一篇論文、最年輕、學歷又最低且不是唸化學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功順序,大膽探索不同路徑,比起走在和別人一樣的路上,你更可能成功。沒有任何一個人該走和別人相同的路徑,我們都是自己成功道路上的開路先鋒。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BOLOGNA BOOK FAIR 2016

插畫界的奧斯卡:「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



用線條勾勒出生活的另一種角度, 讓你想像起飛、讓你會心一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mille Almeras [法]
Pattinaggio 溜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成梁 Cheng Liang Zhu [中]
Mr. and Mrs. Candy's Trip 老糖夫婦去旅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ihiro Takeuchi [日]
How I Was Made 製作我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ynthia Alonso [阿根廷]
Aquarium 水族館


小女孩愛上河裡的一隻魚,決定在家裡創造一個和小河一樣的環境和魚一起生活,可是最終發現自己不可能模仿大自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niele Castellano [義]
The Atlas of Animals that Hide Theme 隱形的動物圖集

印度大象 | 冰河板齒犀 | 沙漠變色龍 | 泰坦蝸牛 | 查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ey-Jin GO [南韓]
The way home 回家

晚上回家路上的巷弄看起來和白天很像,
但相似的巷弄在夜晚變的新鮮而神祕,
甚至像在夢境裡一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OTIMI [日]
Reading 一起讀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ratxe López de Munáin [西] (BLOG)
El cocodrilo que buscaba el Nilo
(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riachiara Di Giorgio [義] (BLOG)
Due Ali 一雙翅膀
是誰遺失了它們?
你有剛好遺失了一雙翅膀嗎!?

或許是我自己的吧!!
威廉先生戴上那雙翅膀,開始飛翔。

你也還沉睡在城市的繁華裡嗎?

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YAUNI [日] (BLOG)
CHEESE MOON 起司月亮

老鼠一家想著,如果能伸手碰到那大大的起司月亮,吃起來會是什麼味道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uan Palomino [墨] (BLOG)
MONOS,MENSAJEROS DEL VIENTO 猴子,風之使者
Juan Palomino對神話很有興趣,因為神話隱晦的敘事方式,往往隱藏人類生活的起源與脈絡,本次入圍波作品描繪關於神創造人、人與神的關係與人的生存的傳說故事,獲得SM基金會新人獎。評審團表示,Palomino成功發展出質樸且柔韌的獨特筆觸,其所描繪的線條與表面質地充滿史前岩壁繪畫的原始氣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mo Miura 三浦友萌 [日] (BLOG)
The Other Me 我和我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oleta Lopiz [西] (BLOG)
Amigos Do Peito 知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Ye-jin Mo [韓]
Mr. Middle'sbarber Shop 中間先生的理髮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 透 畫 紙 的 另 一 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瘦身+排毒:地瓜





低GI:55~80
低熱量:每100克僅120卡
高膳食纖維:每100克約3.5克
多種營養素


  • 適合拿來做輔助的減肥飲食,取代營養價值較低的白米飯澱粉類食物,但並不適合餐餐都以地瓜為主食。

  • 養身的的建議食用時間為早上六點半前,但晚上6點後不吃。

  • 連皮一起吃最好,因為地瓜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地瓜皮的鈣含量更是地瓜肉的5倍。名為綠原酸的抗氧化、抗老化成分,地瓜皮裡的含量也同樣比地瓜肉還多。

  • 冰過的減肥效果更佳,這是因為冰凍過程中,澱粉會形成結晶變成「抗性澱粉」,抗性澱粉的吸收率與消化率都比一般澱粉差,甚至可以降低消化率到百分之42,連帶地在熱量的吸收上也會減少約百分之50。

  • 紅心地瓜:所含的胡蘿蔔素最高,亦即所含維生素較多,比較有利於強化皮膚黏膜,提高皮膚的潤澤度。

  • 黃色地瓜:則含有較多的鉀、鈣、鎂、鋅、磷,是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活化臟器時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此外,維生素B12有造血的功用;維生素E能使細胞延緩老化,並促進血管保持彈性;維生素K能提高肝臟功能等。

  • 紫心地瓜:含有多量的多酚,多酚為一種抗氧化物質,可以消除自由基,避免身體因自由基而產生老化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多酚中還含有一種「花色玳」的紫紅色素。經研究證實,花色玳有助於增進視力而且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既想減肥,又想維持健康、增進視力與免疫力,紫心地瓜會是不錯的選擇。



隨筆

    最近體重直線上升,想想不是辦法,要來減肥一下。先來改變一下吃東西的習慣好了,大家都說地瓜餐有效又健康,一兼二顧。話說,街上的自助餐廳怎麼不擺上地瓜咧?說不定很有銷,現在好像只有素食餐廳有。不過,好家在,原來連皮吃冰的更OK,那就來買整包的『【瓜瓜園】冰烤番薯』,印像中還有多色版,可以吃到不同地瓜。

    只是想想,這樣吃久會膩的,想查查看還有啥吃法,結果找到超多的,還發現一本美女廚師料理書,只是照片怎麼跟本人不太像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최고의 요리 - 버섯.브로콜리.양파
異國風馬鈴薯、地瓜、南瓜料理:主廚精選+樂活輕食+最受歡迎餐廳菜

  • 作者:안세경 (ANN SE KYUNG | 安世耕)
  • 譯者:李靜宜
  • 出版社:朱雀
  •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01日
  • 部落格:Plaisir Gourmand

能做的地瓜料理其實頗多...

開胃地瓜塔、地瓜丸子、地瓜紅豆羊羹、地瓜手工餅乾、地瓜紅豆豆奶、地瓜冰淇淋、糖地瓜、蔬菜地瓜天婦羅、地瓜片、地瓜酒蒸糕、地瓜糖餅、地瓜起司麵包棒、地瓜拿鐵、辣炒地瓜、地瓜熱狗、地瓜麵包布丁、迷你地瓜漢堡、焗烤地瓜、地瓜蛋糕、地瓜沙拉、地瓜麵包、地瓜香蕉沙拉、白醬地瓜義大利麵、地瓜雞肉沙拉、烤泡菜地瓜、地瓜可麗餅、地瓜披薩、拔絲地瓜、地瓜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