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書摘:『終結平庸』~ 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 作者:陶德‧羅斯 (Todd Rose)
  • 譯者:聞若婷
  • 出版社:先覺
  •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 我的推薦指數:★★★★★



※ ※ ※ ※ ※ ※ ※ ※ ※ ※ ※ ※
用平均觀來看待人的思為轉變!!

    早年的科學家開始透過數學的手段取出平均值,然後用離平均值的差異度,將人分成不同等級,從低能到平庸到卓越;並且認為卓越者,各方面都是一致的卓越,包括心智、生理、道德。如果你數學差,那你語文也會差,更別提你的容貌與自律能力;所以在這個用平均觀看別人的時代裡,我們唯有不被他人視為平庸,才能獲致成功。

    由於這樣的區分十分簡單,讓我們習慣這樣看待別人,而磨滅了每個人的個體性。甚至因為工業時代的來臨,造就了泰勒主義興起,將一切事情用平均值的概念去找出最佳程序,將很多事情簡化。接著,又開始分門別類公司組織,如人資、財物、企畫、研發,最後甚至衍生出專家來協助改善企業流程。

    甚至開始讓這樣的思維進入了教育體系,讓學校要根據學子的能力來分配教育資源,因此要辨識出較優秀的學生,然後將較多資源提供給他們,最後才將他們送到適當的工作崗位,讓他們未來有能力領導國家。為了達成這樣的理想,標準化的學科測試被打造出來,用以篩選學生,作為入學門檻。

    慢慢地,這樣的思維不斷漫延,甚至影響了我們看人處事的方法。



※ ※ ※ ※ ※ ※ ※ ※ ※ ※ ※ ※
用平均觀來看待人為何是不科學的??

    可以用群體資訊(如平均值)來作出該群體個別成員的推論被稱為「遍歷理論」,但其必須滿足下列兩個條件,才可能生效,不然就是不可信的推論:
  1. 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相同
  2. 群體中的每個個體在未來都會維持原狀

    顯然,除非每個人類都是冷凍複製人,否則而人類並不具備可以這樣用群體平均值來評估一個人然後正確無誤的遍歷性。這樣的謬誤可以舉打字速度和錯字率的關聯來說明,

    你想改變打字速度來降低錯字率,然後用平均觀去看打字者群體,會得到「打字越快,則錯字率越低」,所以你用這個方式去改善,結果卻越錯越多字;會讓你得到這樣謬誤的平均值推論是因為打字越快的人通常越熟練於打字,自然錯字越低。所以你得到一個本末倒置的結論。



※ ※ ※ ※ ※ ※ ※ ※ ※ ※ ※ ※
用個體性的思維來看待世界的方法!?

相信個人是一種多維度系統,會隨時間與地點進化

接受參差原則:強化自己的優點
    所謂的「參差」是指同時有多個向度要比較,但這些向度間相關性又很微弱。就像你可以說一個人身高比較高,但你如何指出某個人比較魁梧?? 所以你很難正確分類出每個人的體型。但單項維度的簡單分類如 XL、L、M、S等有其存在的效益,因為工業化大量製造成衣的年代,需要這樣的標準才有辦法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可是就算如此每個國家的定義也都不一樣,所以美版M可能是日版的XL。

    然而如果連體型這種有形可見的物體都具參差性,那如何評量一個人無形的聰明度? 早年我們都用智商來推斷,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測驗不能反映出學習能力,甚至不能反映在課業的成績上。

    所以我們要重新改變看待自己的眼光,發現自己的潛能,而非聽任和平均值間的比較。每個人的特質與強項都不同,適合他人的方法,未必適合你用。例如有些人工作記憶能力強可以直接在腦內分析,但有些人需要用手畫出用視覺化來分析,但都可以得到正確答案,沒有強弱之分。所以我們要接受他人(或自己)在才華上跟他人不同的參差性,才有機會換個方式改變弱項



認識脈絡原則:善用若ooo則xxx
    我們常直覺的推斷出自己(或他人)是內向或外向、思考型或感覺型、理性或感性,甚至透過MBTI問卷測驗來決定自己屬於某16種類型之一的人格特質。我們快速的對他人貼上標籤,甚至是對自己;然而問題來了,這些被奉行的人格分類,根據數學模型分析,和你真正的人格特質間只能解釋 9%的行為,至於和你的工作表現間的相關度更低。

    真實的情況是人格特質會在不同情境中交互作用,在人格測試中我們不是內向就是外向,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同時存在著內向與外向,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現,若我們只用平均法去看,將失掉許多細節。

    例如:A在同學前有攻擊性、在成人面前則溫和,B在成人面前有攻擊性,在同學面前則溫和;這兩種攻擊性天差地遠,但在特質評量時,將被簡化成具有攻擊性而忽略了不同之處。

    移除對他人特質的簡化思維,要知道事實上我們對某個人有那樣的觀察,是因為在特定的脈絡之下,我們都只認識特定情境下的對方,就像你覺老板是傲慢的人,但他在朋友面前卻是溫馴的;你那難搞的同事,出了辦公室後可能是個忠實的朋友、貼心的姐姐、親切的阿姨。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又多樣貌的,你只看到某些人的某一面(包括對自己),若能這樣思考,你就會對他人多點同理心與理解,也更能接受自己



相信路徑原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功旅程
    我們都被假設成長過程有「成功」或「正常」路徑,就像新手父母對嬰兒的口訣例如幾個月翻身、記個月會坐、爬、站、走,但恰恰是這樣的規範思維阻礙了進步的可能性。

    我們常認為更快則更好,就是因為他更聰明所以才學得快,所以定下學習時間、學習成績標準,這種統一學習進度,認為每個人都是相同的。

    換個角度想,如果只是要學會開車,那花幾次考駕照有差嗎? 重點是能安全地開車上路。但我們卻習慣設下很多規範的階梯,要求在固定時間內爬到下一階;但事實上在每個人前方卻是個可以任意攀爬的網,可以依自已的方式前進。(註:小編想到2002年的新聞,有名叫田中耕一的日本人,從小就是典型的大雄角色,只念到大學還曾被留級,學士畢業後也只能到名不見傳的小公司任終身的小職員,但卻成為有史來只發表過一篇論文、最年輕、學歷又最低且不是唸化學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功順序,大膽探索不同路徑,比起走在和別人一樣的路上,你更可能成功。沒有任何一個人該走和別人相同的路徑,我們都是自己成功道路上的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