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書摘:『指揮台上的管理課』


指揮台上的管理課:星巴克、紐約時報、美國銀行都採用的交響樂團式管理策略
  • 作者:羅傑.奈倫伯格 (Roger Nierenberg)
  • 翻譯:黃小萍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30日
  • 我的推薦指數:★★★★★


唯有傾聽力、願景力與全局意識,才能造就完美的管理樂章



※ ※ ※ ※ ※ ※ ※ ※ ※ ※ ※ ※
指揮台管理精神的觀點


    主角新擔任一個走下坡的傳統好公司的最高主管。領導一群優秀卻漠視彼此,相互頑固無法放下差異且不願共同合作的部門主管。主角因無力挽回而面臨事業危機。在偶然的機會裡,參觀了一個交響樂團的排演,開啟了他和指揮大師間的對話。進而讓主角學習到如何成為好的『領導』。


    起初,主角以為是因為指揮大師的指揮,才讓樂團能表現得如此精采。但卻發現其實沒有指揮時,表現得依然一樣好。團員們說:其實我們沒有他就能辦到,我們其實可以完成大部份的事。沒錯的,這是一群十分專業的音樂家,顯然不需要別人指導。就像主角公司的主管一般,每一位都是精英,然而卻無法跟樂團一般彼此合作,卻各彈各的調。顯然,儘管樂團有各式各樣的組成份子,然而當演奏起來卻像單一整體。這是為啥麼?


    首先,指揮大師認為是高階主管的最重要任務是-『創造出能激發動機的環境』。而激發成就動力,需要靠創造願景來達成。一個強大且具信服力的願景,可以讓員工和整體間產生連結。


    接著,則是要多聽部屬的意見,並尊重、信任他們的判斷。只協助他們專注於正確的焦點。進一步還要釋出部份控制權,使部屬成為工作的主人。在他們受到鼓勵後,將願意提供他們的所有一切,並且將更注意團體的協調。明智的領導者會像施行槓桿作用般,運用這種方式來引導團隊,創造群體意識,使目標得以實現。讓團隊成為具有意識、智慧和判斷力的生命體,並且擁有自己集體的藝術才能和知識基礎。


    最後,還要觀察跨部門間的作業程序的流暢度。只有領導有足夠的影響力,能處理跨越組織內部的問題。所以領導者要綜觀全局才能指揮若定。在整體表現中,每個人角色不同,責任也不同;優秀的領導者要去體會各部門的差異和立場,再試著聽出部屬真正想表達的聲音。然後指出確切目標,釐清事件發展方向,也是使未來變得更具體,經由作業流暢度創造出群體意識。這樣將使大家願意用全貌去看問題,避免部門間陷入零和的困境。並贏得團隊對你的信任


※ ※ ※ ※ ※ ※ ※ ※ ※ ※ ※ ※
給新手主管的建議

  • 強勢領導的迷思
    也許你很投入在領導與管理的工作,但沒有真心傾聽此時此地的每一個成員的心聲。除非你能培養出這樣的傾聽力,否則你的團隊永遠不會為你演出
  • 微管理者的領導不足
    身為管理者你覺得自己有責任監督每一個工作,但對員工而言,這樣的舉動說明了你不信任他們有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對一個專業的團隊而言,仍需要指引才能發揮潛能,但應該減少在細節管理上的箝制。一個微管理者的核心問題,不是過度領導,而是領導不足。因為他的願景被隱藏起來,或從未加以解釋
  • 菁英需要的是引導不是制衡
    你的職位和職權已經提供了足夠的權威,你必須控制自己釋放的訊息(有所保留,讓員工有詮釋跟思考的空間),這樣才有助於傳達妳的真正意圖,並從中醞釀出更完美的結果。身為領導者應該只給予必要的介入,讓部屬各司其職相互溝通,一但達到平衡,就該放手
  • 懷抱對未來的遠見才是領導者
    一位領導者必須關注尚未發生的部份。否則你並不是在指揮,而是在跟隨。只有投入即將發生的下一刻,才能產生所謂的領導。不要只專注於修正「過去」的錯誤,壓根沒有想到我的想像可以活在「未來」之中。真正能激勵人心的,是領導者對於「可能性」的全心投入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