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書摘:『35歲前一定要戒除的60件事』

            你老是在夢想與責任之間徘徊嗎?
其實,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對了。           


            你一直想當領導者卻難以如願嗎?
其實,一流的配角比三流的主角更令人激賞。           


            你看目前工作沒啥發展,讓你意興闌珊?
其實,這正是你充電學習的良機。           


            你覺得迎合市場流行才有價值嗎?
其實,你最厲害的武器就是的個人特色。           



35歲前,
你最重要的任務是磨練自己


35歲後,
你最該做的是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


在人生轉捩點學會聰明轉彎的思考模式
  • 作者:中谷彰宏
  • 譯者:楊孟芳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28日



※ ※ ※ ※ ※ ※ ※ ※ ※ ※ ※ ※
戒掉「在意別人看法」的習慣

    當你在意別人的眼光時,就沒法變成一個很酷的人;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代表沒人誇獎也會去做,沒人肯定,也可以堅持下去,這才叫『酷』。

    怎樣才能不在意別人眼光,不去計較得失的做事?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每個人都很會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總是只說不做,給自己很多藉口;「靠這個吃飯可以活下去嗎?」最後變成選擇勉強自己去做「不得不做的事」。唯有勇敢放下憂慮的人,才能擁有『酷的人生』。


    做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很酷,因為全身散發著好有活力的光芒。但當你還陷在「不得不做的事」時,其實這一生就算是過完了。因為「不得不做的事」,是一輩子也做不完的。

    有時,我們可以將人分成兩種:
  1. 實現自己夢想的人
  2. 實現別人夢想的人

    而正在做「不得不做的事」的人,就是只能幫助別人實現夢想的人。這不是壞事,因為這是過去教育體制一直推崇的,做個安分守己的『模範生』(小編:職場術語「忠實的螺絲釘」)。

    是的,其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過生活。但或許只是在用「如果 我不這麼做,就會怎麼樣,來肯定(小編:麻痺)自己」。例如將分手掛嘴上,可是又會說,沒有我她會活不下去 (小編:really!?);將辭職掛嘴上,可是又會說缺少我案子怎麼run (小編:少你一個或許會更好啦。)

    若我們換個角度,以長遠的人生來看,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人生所得是很低的。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能拿出成果,對公司也會有幫助。對周遭的人同樣有益處。

    多數人總是說:「我們是被 誰誰誰 ( 老師、父母、…) 要求才勉強做自己不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事實上這是自己對自己洗腦的一個藉口。這樣的人一輩子活在勉強自己上,就這樣走完80或100年的人生。但花幾年做你喜歡的事,才真正代表你活了幾年。只想認真做不得不做的事的人,也不用勉強自己做喜歡的事;因為你其實喜歡一邊抱怨,一邊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吧(XDDD 大誤)。

    另外,又有些人不過是自以為「正在做喜歡的事」。這些人常常將物質的享受掛嘴邊,靠「have」來滿足自我,我有錢、我有車、我有豪宅、我有名模女友、我有…。其實這樣的人生甚麼也沒有,因為世界上沒有「因為擁有某樣物質產品,就比較酷」這種道理。而是「Be」成為什麼,這種有夢想的人 …。「Be」什麼是種人生態度,並不是慾望想「have」甚麼。

    真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得失毀譽都會不掛懷,眼中會散發光芒、會忘了時間的流逝。因為想 「Be」甚麼,所以甚至會願意為喜歡的事付錢去學習。因為喜歡所以不管有甚麼壞處,都不會在意。

    喜歡的事,越花時間去做,越開心。就像做菜變成了家事,你就會開始想怎麼輕鬆完成。若做菜是興趣,你就會想努力做出更多的好菜來。會主動開始,而非等人上門說…。

    只是,當我們決定勇往直前,往自己的夢想邁進時,總會有些不相干的人愛在旁說風涼話,「這樣做鐵定會失敗」。會這麼說的人,常常是人生態度很遜的人;所以你只要聽從,自己打從心底尊敬的成功人士所說的建議,其他的人的話就讓它左耳進、右耳出,Let it go~

    也許,你喜歡做的事,並無法讓你成為舞台上的主角。但要知道各行各業裡都有一流的人,用自己堅持的態度過生活。關鍵是,在攝影機拍不到的地方、在沒人注意的細節,都能默默付出努力的人。懂得的人,一看就知道你的堅持。知道你就是一流的配角,比那些三流的主角更值得被尊敬。

    不需要任何準備,用經營者的哲學,好好去經營自己的人生;現在就為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 ※ ※ ※ ※ ※ ※ ※ ※ ※ ※ ※
戒掉「被公司左右」的習慣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會顯得沒有活力,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幹勁,而是因為努力認真,卻沒有獲得公司肯定或相當的成果,而高興不起來;最後,不知不覺成為現在這付行屍走肉樣。慢慢地變成放到冷凍櫃的員工。

    所以,我們要改變宿命。因為,更危險的狀況是,根據統計你的公司在數年內倒閉的機率是很高的 (小編說:主計處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約7 ~ 13年)。更慘的是就算公司不倒閉,你的職位也不見得保得住,因為「科技性失業」浪潮正席捲而來。從事於一些單調乏味「狗屎工作」的電腦螢幕前勞工,包括會計、法務工作、技術性撰寫及許多其他的白領職位等,未來極可能被「自動化」。(小編:我覺得老師這行業風險更高吧,現在網路上學習更方便,我可以直接選修哈佛名師的課耶)

    所以我們要成為不靠公司也能活下去的人。而想要能夠存活下去,就要讓自己是有『品牌識別度』的人所謂的品牌,不是「我會做這種事」;而是「我不做這種事。」身為一個品牌,你必須知道什麼事不要做、不該做

    品牌差異化的第一步是減少顧客數量(小編:對個人而言就是專心經營現有人脈,而非飢不擇食的認識一堆人),將分散的精力,集中於服務保留下來的客戶。因為現實問題是,資源取得不易。將有限的資源,做有效的挑選、集中利用,非常重要。

    不必擔心失去的,因為當你集中心力建立口碑後,自然而然會由現在的顧客幫你帶進新的客戶。

    關鍵在於你的特殊特性,而非商品項數(小編:對個人而言就是專長數),讓自己的優點激發出來,而不是追隨流行的去要加點甚麼。若是每個人都被同質化,反而就看不出特質了。有了特質,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而比起換工作,改變現在的工作方式,更能獲得成功。想與眾不同,就要注意細節。所有的工作都是服務業,必須注意每一個小細節,才能觸動客人心弦。想想客人是否曾對你提出甚麼奇怪的要求,你的未來就在哪裡。拿出筆記本,記下客戶的不合理要求,裡面常常蘊含大商機。客戶的不正常要求,就是差異化的關鍵所在。

    把客戶的事 當成自己一生最重要的目標去做,就先從你現在遇到的這個客戶開始吧!!


機器人將會偷走你的工作 但沒關係



※ ※ ※ ※ ※ ※ ※ ※ ※ ※ ※ ※
戒掉「被經歷綁住」的習慣

    一般人聽到經歷,總覺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其實現在的自己和昨天不同,每天持續不斷的進步就是經歷。

    「現在」是介於「過去」和「未來」之間,將兩者串聯起來。但不必緬懷往日成功或失敗,也不要擔憂未來的成功或失敗。要緊緊捉住現在,持續學習、提升職能的成果,也許自己感受不出來,但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改變很多。人其實每天不斷在進步或退步,只要持續堅持,就會有所累積

    但人的時光有限。不要花費精神在不能累積的事務上,所以挑選工作、玩樂及學習內容的標準,在於是否能累積。像是知識、技能跟朋友都是可以累積的。而學習越多、能力越強,有時煩惱反而更多 (小編:蜘蛛人電影裡的名言「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因為這代表你更上層樓,視野更廣。但還是要持續進步,不能等到輸了才進行改造。適時地反省很重要,但短短的就好。不要把過去的成功或失敗,帶到明天去。

    這時,你成為怎樣的人? 成長的人,身旁都有共同成長夥伴;而退步的人,身邊也一定有一起退步的損友。你在進步或是在退步,看你身邊的人就知道。所以要努力改變人與人相遇的緣分,和自己覺得望塵莫及的人做朋友。遇到的人不同了,自己也能得到提升。

    而評斷是否可以累積,不能只短視近利眼前事物。例如針對酬勞不要只看薪水高低,就算年收入很高,如果學不到東西、交不到朋友,也是徒然。以單純的賺不賺錢為目的,會讓職能無形中下降。只要專心注重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反而會讓財富滾滾而來。

    只是,我們可能遇到想加強現有能力,又想學習新的技能,總讓人覺得時間不夠用。這是因為沒有停止做某些事,便又開始新的事物,時間當然不夠用。學習停下手邊一些事務、或加速(更好的時間管理),其實也是種進步。這其實是一種目標管理。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先立定下目標。問題不在你做不做得到,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將時間與職能重新提升。先立下一定要達成的目標,然後拼命想著、做著要如何達成它。 不論做任何事,不累積就沒法獲得成效,就是是背單字一般,剛開始看不出來效果,但當你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功力就自然湧現。就算達成了目標以後,仍要持續努力。

    讓我們不要懊悔過去的失敗或緊捉過去的成功,只要不斷地往前就好吧 !!



寫在後面

    1、2、3,再數一次1、2、3? 說好的戒掉 60 個習慣咧? 其實書中真的有分成 四大章 60小節喔。但是看完後,我想你也會數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