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聽了蔡老師兩次演講,特別是期間相隔一年後,自己接觸了更多不同的人,也因此有著不同的感觸與收穫....
杯子的材質無論是多好,
但真正的用處,
卻是中間的『空』。
我在想,未來的重點不是我可以變為一個怎樣成功的人,而是要思考著我可以為別人提供些什麼?
要想想, 10年後,我在哪裡? 我已經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
※ ※ ※ ※ ※ ※ ※ ※ ※ ※ ※
聽到要突破100分的自我限制!!
也許有人內心OS會獨白到,
我連60分都有困難;
又或許有人驕傲的覺得是資優生,
滿分是家常便飯的事。
只是想想追求100分是怎樣的人生?
是聰明的、有用的、....
可是有沒有想過一件事?
如果我們都希望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但為何卻專注於努力把自己變成有用的人!?
那什麼叫做有趣的人?
成天講笑話嗎? 其實並不是,
有趣的人,
另一種層面的解讀是,對別人用心、並產生價值的人。
因為你總能給別人比期待的還更多,
而且還都是真的有幫助的,
那樣才會讓被回應者感到有趣 (覺得很棒)。
單純的「有用」只是「反應能力」的好壞,
而讓人感到「有趣」則取決你對他人所「投入的心思」
我很喜歡蔡老師提到的一個工作上的小故事:
老闆問今年和去年稅務有何不同?
- A說:沒變。
- B說:沒變。今年稅率仍為30%,約需繳300萬美金,預計應於 4/15準備繳納。而明年的稅率可能會往上調10%。
A的回答並沒有錯,若考試填寫是非題,我想A的答案評分會是滿分。只是我相信B的回答才會讓老闆:「Wow」,才是老闆心中的人才。單純的二元思考限制了我們。我們該追求的不是要填下答案(獲得100分),而是要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找到真正該滿足的地方。
也因此所謂的人才,蔡老師給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定義:『有服務他人能力的人;可以走進一團混亂,卻創造出秩序。』,所以相信只要『認真做你所愛,並試著把它變得更有價值』的人,那就可以成為被其他人感到「有(興)趣」想要去認識的人。
想成為這樣「有趣」的專業人士,蔡老師給我們一些要持續學習的功課:
# 練習保持正向思維 #
首先要先學會,「別用自己的尺去衡量別人」,這樣就不會替別人貼標,也才能擁有更寬闊、有溫度的心胸去接納不同的人與意見。這樣面對問題時,才能「歸零思考」,不會依賴過去成功法則。
另外也要學習以不犧牲別人為前提去決定事情,因為想要獲得幸福就該先讓別人幸福;擁抱幸福感、正向思考,悲觀者看到困難,樂觀者看到機會。那麼人生才會越來越好。
# 培養自己成為T型人 #
除了深耕自己的專業外,在界限瓦解的時代,我們能否擁有跨領域的其他專長? 特別是仍沉醉於自已現有的成就時,就該開始打造自己的第二條曲線(點我可參閱書摘)。
另外理工背景的人,更要花些時間學習藝術、哲學等,那麼看事情的角度與深度就會不同,這將有助於發揮自己的更多潛能。當然,若還能持續的保持閱讀的習慣就更好了。
# 開拓自己的國際觀 #
學習英文是接觸世界的重要管道,這樣的基礎必須先打好。而除了加強語言能力外,你還該
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讓自己擁有更寬廣的視野。慢慢地思考在地化、行動全球化,透過瞭解世界差異,我們才會懂得更珍視腳踏的這片土地的美好。
- 看外文報導、讀社論:可以學習更全方位的分析與思考邏輯
- 出國遊學(或深度背包客旅行):因為陌生,所以會遇到從來沒有想過的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許這些演講內容對有些同學而言似乎感到知易行難,但我想誠如蔡老師回覆提問時所說:
『怠惰帶來懷疑恐懼,
行動創造信心與勇氣』
我們所需的,就真的只是開始踏出那一步而已!! 踏出你的那一步…你將會是唯一,也因此你就將是第一。
※ ※ ※ ※ ※ ※ ※ ※ ※ ※ ※ ※ ※ ※ ※
台科大EMRD,上課日:2016年4月30日、2017年5月6日
主講:蔡瑋老師
台科大EMRD,上課日:2016年4月30日、2017年5月6日
主講:蔡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