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土(terroir)」原指農作在生長過程中所依賴的環境因素,包含人文習俗、土壤降雨、日照氣候。
- 「節氣(saisons)」源自農民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順應天文與物候,歸納氣象規整而生的季節活動。
中國人的老祖先分出了4季,12節,12氣,72候。定義3節為一季,約30日為一節,30日為一氣,5日為一候。年、季、節、氣、候。其中十二節是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而十二氣則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但後來慢慢習慣統稱叫24節氣。
所謂的節氣對應,其實是視太陽在天球黃道上的運行的位置,此乃二十四節氣的科學理論基礎。中國大約在殷商時代,已知用「立竿測影」來定季節,而分出了「夏至」(影最長)與「冬至」(影最短)。到了戰國的《呂氏春秋》已記載有部分節氣名稱;而到西漢時,在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篇〉中更完整收錄二十四節氣,來反應一年中各時期氣候與物候的寒暑變化,近代學者將之又依用途畫分為:
- 「季節區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 「自然生態」: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 「氣候變化」:雨水、榖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也由於是看黃道(太陽),也就是台灣在使用的國曆,所以其實每年24節氣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約相距個2~3天內。可是為何我們總是要看農民曆,才知道是那一天咧?這是從農業時代的流傳下來習慣,因為以前人是看陰曆(月亮)過日子,所以24節氣自然在每年不同的陰曆日期,所以要翻農民曆來對照啦,久而久之我們也就以為是過農曆。不過仔細想想每年清明大部分在4月5日、冬至總是常在12月22日,這就是因為是看國曆過啦。
不過這先人的智慧還是要因地制宜,例如大雪、小雪在大陸南方就不適用,而台灣即使是高山也很少下雪。所以根據台灣學者研究就指出,適用於全台灣地區的節氣大概只有「四立」、「二分」、「二至」、「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處暑」等,而適用的物候的「雨水」、「小滿」及「芒種」等則有明顯台灣南北部差異,例如南部「立春」前就插秧,但北部的一期稻作則要等到「小滿」及「芒種」。而「驚蟄」則並不適用。
但不論如何,24節氣仍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自身和這塊台灣土地的關係,雖然我們無法跟古人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不論如何,總可以隨著風土節氣過日子,從食衣住行中,重新思考在地生活所該展現的新態度。
節氣 | 國曆 | 晝夜 | 溫變 | 北-物候 | 南-物候 | 民俗 |
立春
|
2月 3~5日 |
一期稻插秧 | 基本上落在農曆正月;也是農民節、民間習俗如打春牛、咬春(潤餅);傳聞如果立春那天是晴天,這年五穀將會有好收成;初六清水祖師誕、初九天公生 | |||
雨水
|
2月 18~20日 |
東北季風 | 雨水多 | 農曆正月十五鬧元宵、猜燈謎、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上元節拜天官大帝 | ||
驚蟄
|
3月 5~7日 |
一期稻插秧 | 農曆二月初二頭牙吃潤餅、土地公生日;春雷初響,萬物萌發 | |||
春分
|
3月 20~22日 |
均等 | ||||
清明
|
4月 4~6日 |
回暖 | 一期稻「做櫃」(含苞) | 掃墓 | ||
穀雨
|
4月 19~21日 |
採收春茶 | 一期稻抽穗開花 | 農曆三月瘋媽祖;15日保生大帝、23日媽祖 | ||
立夏
|
5月 5~7日 |
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客家人在農曆四月初八做草仔粿 | ||||
小滿
|
5月 20~22日 |
梅雨季 | 一期稻「做櫃」(含苞) | 香蕉產季;一期稻結穗 | ||
芒種
|
6月 5~7日 |
一期稻抽穗開花 | 芒果產季 | 初五端午節;花神退位 | ||
夏至
|
6月 20~22日 |
晝最長 | 西北雨 | 一期稻結穗 | 一期稻收割;二期稻播種 | 鳳凰花開 |
小暑
|
7月 6~8日 |
颱風季 | 二期稻插秧 | |||
大暑
|
7月 22~24日 |
最熱 | 一期稻收割;二期稻插秧 | 農曆六月24日關聖帝君誕辰 | ||
立秋
|
8月 7~9日 |
高溫 | 七夕情人節;七娘媽生 | |||
處暑
|
8月 22~24日 |
高溫 | 二期稻「做櫃」(含苞) | 中元祭,俗稱「作七月半」,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搶孤、放水燈 | ||
白露
|
9月 7~9日 |
夜間轉涼 | 二期稻抽穗開花 | |||
秋分 |
9月 22~24日 |
均等 | 日間轉涼 | 農曆8月中秋 | ||
寒露 |
10月 7~9日 |
漸涼 | 二期稻結穗 | 農曆九九重陽節 | ||
霜降 |
10月 23~24日 |
南部王船祭 | ||||
立冬 |
11月 7~8日 |
二期稻收割 | 補冬補嘴空 | |||
小雪 |
11月 21~23日 |
農曆十月15日下元節拜水官大帝 | ||||
大雪 |
12月 6~8日 |
烏魚汛 | ||||
冬至 |
12月 21~23日 |
夜最長 | 吃湯圓長一歲 | |||
小寒 |
1月 5~7日 |
種綠肥(油菜花) | 農曆12月初八臘八粥 | |||
大寒 |
1月 19~21日 |
最冷 | 金門高粱收成 | 農曆12月十六尾牙、二十四送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