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書摘:『這樣下指令讓軟爛部屬變能幹』

帶人先帶心?錯!一切都得從行為管理開始

育てる技術
  • 作者:石田淳
  • 譯者:劉錦秀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4日
  • 我的推薦指數:★★★★★


    就算是工作能力很強的人,當上主管後,還是得從頭學起;而通常是引用過去自己的主管的指導方式。然後卻無效?? 因為新世代的想法,目前的工作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過去的部屬(也就是我們) 會相當服從上級命令,吃苦當吃補,會認真偷學技術、觀摩前輩….

    但現在的新世代不能用這套:因為連父母都捨不得罵的成長過程,若是遇到主管嚴厲責罵,反而會將心封閉起來,並害怕做事…. 就連成果主義也無法激勵上進心,指導部屬就成為主管最頭痛的問題!!

    對員工說:加油、拿出熱情 是錯誤的方式,因為不是具體指示。要思考『到底該怎麼做,他們才會照著做』!? 現在的新世代不好帶,但卻很好教。因為他們從小就是上才藝班、有專人帶去夏令營的世代,甚麼事都有專人指導,所以更期待被教育。他們認為自己邊看邊學是不可思議的想法。
行為科學的理念:
主管不需要想辦法激發部屬的工作熱情、不用觀察部屬的個性與態度。只要正確地下指令,部屬就能精確行動。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才能讓你輕鬆工作。

行為科學的重點:
別針對部屬的『態度』做多餘的事,重點是改變人的『行為』。
案例:
部屬沒說先走了,就直接下班;我們關心的不該是部屬的態度或禮貌,而是部屬是否工作只做一半就下班。



※ ※ ※ ※ ※ ※ ※ ※ ※ ※ ※ ※
改變要從自己的思維轉換開始 -- 角色變了腦袋就該換新的

要學習擺脫被管理者的思維
    能力越強的人當上主管後,往往認為「自己做最快」,主管的效率不在於自己加速,而是讓部屬動起來!! 帶人並讓部屬學會做,是你的任務。若部屬一時沒有起色不必在意,而是讓部屬在每次工作中成長。慢慢地培養出自己的得力助手。

不要只想當個好好先生
    主管太在意部屬的情緒,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傳達指令給部屬,不需要強調感情交流、或想激發他的熱情 … ,只要將焦點放在管理人的行為上。你並不是要部屬的熱情,而是需要他的「自發性」。



※ ※ ※ ※ ※ ※ ※ ※ ※ ※ ※ ※
破除管理迷思,不要犯和別人相同的錯誤

# 錯誤迷思1: 這種事他看其他人作就該知道了!?
    從現實狀況來看,部屬資歷比妳淺、工作經驗也比你少,千萬別用自己的標準預設立場。而是要說明怎麼做,及這麼做的理由、價值,唯有部屬了解作業的意義,才會認真工作、有使命感。
    當部屬會犯錯、做不出想要的結果,是工作過程出了問題。只要找出問題點,再具體地指導,說「下次再好好努力、好好做」是無法改正部屬的,而是告訴他下次該怎麼努力。
案例1:快一點是多快?
這週做好就可,還是今天5點前要做好。

案例2:開會常遲到
提出要求開會時前後30分鐘最好空出來,說明這是因為工作可能有延誤,所以別把時間塞滿。


# 錯誤迷思2: 遇到有靠山的就轉彎!?
    主管不該將部屬分類用不同的管理方式,這樣反而讓部屬無所適從。要一視同仁,不可因自己的偏好,就改變原則。當部屬行為符合你的期望,就給予獎勵,讓他有成就感 (但要針對他的行為,不要多說一些無意義的話。) 當部屬的行為不符合你的預期時,明白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做。


# 錯誤迷思3: 最難的任務只交給最有能力的部屬
    無論能力多強的部屬,都該循序漸進地賦予難度漸高的工作,從中累積經驗。另一方面,每一個團隊一定只有20%的人努力跟利害,但若過度依賴那20%,他們會太累且跳巢,你就戰力頓失。所以更該分擔責任給其他80%,讓他們也跟著成長,讓這80%的戰力提高,才能讓整個團隊成為Top Team,這樣主管也才有機會往更高階邁進。


# 錯誤迷思4: 部屬只要多罵幾次就會懂的
    觀察部屬不是要找部屬碴,不是用來打考績,不是無時無刻跟著部屬記錄他的言行。信任部屬,但別相信他一次就能做好,所以也不該為出錯生氣,而是找出改善的方法。將步驟或方法寫下來,和對方一起檢視。就算要罵部屬請按四一原則 :「獎勵四次,才能罵一次」。因為人對被罵比較會記在心裡,所以要獎勵比較多次才會心理平衡,也不至於摧毀自信。


# 錯誤迷思5: 為求公正,只交辦公事不交心
    不容易親近的主管,會讓部屬有壓力,試著和部屬聊聊自己的事。現下的新世代其實比過去的世代更渴望與人交流,就像談判高手會先聊和主題無關的事,主管也可以聊聊自己失敗的經驗,讓自己更容易親近。但也不用像社交高手,把心思都放在如何和部屬相處上。適當即可。


# 錯誤迷思6: 老是反問部屬:你認為?
    部屬就是因為想不通才來問答案,這時逼對方思考,自然聽不到好答案。特別是 思考能力不是一就速成。另外,這種反問法 也只適合用在已累積一定的經驗、對工作流程非常熟練的人,若擔心部屬習慣後不再動腦,那可以在說出自己的建議後,才再詢問部屬的想法。



※ ※ ※ ※ ※ ※ ※ ※ ※ ※ ※ ※
學會這樣的方式來下指令

@ 1: 具體、明確地告訴部屬,哪些動作絕對不能省略
    因為「好好做」沒有標準,每個人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要說:照著清單做、身上要放10張名片。要把決不能少做的事,轉化成明確的步驟。


@ 2: 遵守「守、破、離」才能讓部屬真的獨當一面
    守- 打基礎
    破- 改良主管的建議工作框架
    離- 獨當一面


@ 3: 把指令具體化,你得先學會拆解
    用具體行為來指導(可測量、可觀察、可信賴、可具體化 …),將將目標(工作)拆解成一個個的動作,甚至是將這些步驟製作成行為檢核表。這樣不僅可讓部屬不易出錯,就算出錯也可透過檢核表,找出問題 ....


@ 4: 把重點放在「與結果有直接關係的目標行為(PIN-POINT)」
    指絕對不可少、不能移除的行為。若是重要的事,就要列出SOP然後讓部屬試著做。


@ 5: 把行為數據化,但別用數據成果為部屬打分數
    不要再用形容詞(快一點、少一點..),而是明確的人、事、時、地、物。但不要將成果數據化,造成同事間惡性競爭。


@ 6: 衡量部屬行為的四個標準
    若想測定及判斷行為,就得根據:質、量、時間、成本…


@ 7: 你的指令是大家都聽得懂的共同語言嗎


@ 8: 複雜的工作,更需要簡單的指令


@ 9: 把成果可視化
    產生工作檢核表,讓部屬有逐項完成的成就感。


@10: 確認部屬與你想法一致
    請他複述一遍要做的事。


@11: 一次只教 3件事
    幫助部屬累積成就感與信心。


@12: 指令要具體,目標更要讓部屬看得見
    要讓部屬有持續成長的空間,讓部屬實際感受到達成無數的小目標,就能完成大目標。



※ ※ ※ ※ ※ ※ ※ ※ ※ ※ ※ ※
讓部屬記住~這成功的手感

@ 1: 部屬做正確絕非理所當然,所以要常常及時當場鼓勵


@ 2: 給與部屬現在就能確定的回饋


@ 3: 最高明又直接的獎勵:開口讚美他
    具體說明部屬哪些地方做的很好。


@ 4: 60秒內給予鼓勵
    就算是部屬報告壞消息,如客訴,你也要先讚美部屬懂得第一時間報告,接著再處理問題 …。例:『幸虧你這麼快就來報告,現在就請你把詳細的情形告訴我』。


@ 5: 校正更要迅速確實
    一旦發現部屬的行為偏離自己的期待,就得立刻警告他不要繼續做下去,並告訴他為什麼不能。若先視而不見,等到後來才拿出來檢討,反而讓部屬覺得你愛記仇。


@ 6: 了解「附加動機」
    對已經累積一定經驗的部屬,就開始訓練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 7: 讓部屬掌握完整工作輪廓
    而且要讓他覺得即使是小事,累積起來也是很有價值的。


@ 8: 讓部屬實際感受的自己的成長
    給具體的數據證據,如:拜訪客戶次數、已完成的工作、甚至是作成圖表,用累積圖來顯示成功的筆數。


@ 9: 給部屬存在感,他就能做出價值
    當部屬給你講話或跟你約時間時要專注對方,不要忙其他事。若發現部屬無精打采,就該主動詢問是否有什麼煩惱;但不過度追問,只要讓部屬知道有人在關心就好。



※ ※ ※ ※ ※ ※ ※ ※ ※ ※ ※ ※
進化成 部屬願意追隨的好主管

  • 先排除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 自我管理 – 專注在這個瞬間
  • 了解自己工作時的樣子:別以為拼命工作就好,維持生活品質也是負責的一種表現
  • 相信部屬對工作的期待其實和你一樣。採行『正念』讓自己的意識回到 現實、當下
  • 常真誠具體地鼓勵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