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書摘:『創新者的應變』


創新者的應變
  • 作者:史考特.安東尼 (Scott D. Anthony)
  • 譯者:李芳齡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10日

創業精神 = 追求機會,而不是考慮所能掌控的資源


在這個大崩解時代,當「變化成為了常數」。然而創新者卻面對了兩難,變與不變都面臨的困境
  1. 維持現況是不可能的,因為競爭加劇,不改變只有滅亡
  2. 然而,絕大多數的企業轉型行動都以悲劇收場

為了成功,轉變通常選擇了兩種類型的創新
  1. 維持型創新』:這是沿著傳統性能層面進行升級,為主要顧客推出改進的產品。這是最常見的創新模式,但這樣手法,最後的勝利者通常為原先的「市場在位龍頭」。 
  2. 破壞性創新』:這指的是重新規範了「品質」的構成要素。而這種顛覆傳統的方式,贏家通常是「新進創新者」,甚至會讓原市場龍頭成為祭品。是創造新事業成長的可靠方法。

※ ※ ※ ※ ※ ※ ※ ※ ※ ※ ※ ※
破壞性創新說明
 
 
常見的破壞性創新分為倆類
  • 在新性能層面的不同市場立足。例如:容量變小但體積也變小的硬碟 (從5吋硬碟創新成3.5吋,進而被用在行動裝置如NB、iPod)
  • 創造全新市場。例如:Google的搜尋關鍵字廣告、eBay的拍賣、Amazon的購書體驗等..

常見的誕生情境,常剛開始僅是一個客戶存在已久的問題,但接著因遇到危機而被突顯出問題的重要性(如要更低的成本),最後引發解決問題的創新。破壞性創新常常改變了賽局:
  • 改善的對象包括: (1)產品改良 (2)服務改變 (3)事業模式轉變 
  • 創新的因子則指向: (1)便利性 (2)簡易性 (3)可及性 (4)負擔能力
 
轉變模式圖
 
 
 
蘋果公司和IBM轉型的共通特徵,就是轉型來自跨入新市場,離開舊市場。公司鮮少能夠透過刪減成本或改善營運效益而促成轉型,營運效益是競爭場上必不可缺的要素。營運效益一流的廠商可以創造競爭優勢,但不論在何種境況下,營運效益都不足以擊退破壞性創新,促成長期的競爭優勢。以Apple為例說明創新產品對市場賽局的改變與相關影響:
 
Apple的產品
被影響的產品
被影響的廠商
創造的新市場
iPod
MP3… & MS線上音樂服務(iTurn)
隨身聽SONY
iPhone
非智慧型手機Nokia & …. 
低階相機(數位傻瓜相機業者) 
iPodApple 
掌上型遊戲機任天堂APPs
線上遊戲(遊戲經營業者)
簡訊(電信業者)
iPad
MacBookApple新線上數位內容
小筆電acer 和 asus
非蘋TabletHP
傳統電子書Amazon 
?? iTV ??
?? iMac ??Apple????
 
不過轉型並不容易,很多試圖轉往非核心事業領域的公司都慘遭失敗。但是,在變動時局中,企業其實別無選擇,不這麼做的後果並非停滯成長,而是滅絕。



※ ※ ※ ※ ※ ※ ※ ※ ※ ※ ※ ※
管理進行中的創新與檢視公司競爭力


經營良好的公司會定期評估與檢視現有事業的尚待開發的程度 (競爭能力)
  1. 進階市場的潛力 - 還有多少改善空間
  2. 位處於技術發展歷程的S曲線位置
  3. 競爭優勢 - 了解誰在下一階段擁有競爭優勢
  4. 新崛起的破壞性創新者
經營良好的公司也會定期評估現有的創新投資組合,以研判哪些創新機會應該加速,哪些應該減速,哪些應該中止。以下五個問題能幫助經理人做出判斷:
  1. 這項計劃有何潛在效益?
  2. 還剩餘多少風險?
  3. 還需要什麼資源,才能達到下一個學習里程碑?
  4. 這項創新計劃是否吻合質性型態?
  5. 對公司的投資組合報酬與風險平衡產生多少影響?  

評估尚待開發潛力與其它選擇的潛在價值的方式
高潛力
【開發】運用自身的創新潛力,改善現有產品,滿足客戶【分支】決定創新方式
低潛力
【合理化】
對現有事業,進行成夲控管與出售事業
【探究】

該進行的策略,思考提高開發潛力
低價值
高價值



但更重要的是刪除已不具競爭力的事業。很顯然地,在景氣差、預算薄的時期,退出某些事業更顯必要。持續專注於愈來愈行不通的策略,或者績效不佳的事業,不僅耗用稀有資源,也浪費管理團隊的寶貴時間。在做出展望決策時,公司不能只看事業的以往績效,也要考慮發展潛力。下文建議的兩個思考方向有助企業做出正確決策。

一、評估品牌、產品線、事業單位或公司在現有市場上尚待開發的潛力
二、評估品牌、產品線、事業單位或公司在其他市場創造獲利性成長的潛力
評定過往事業的價值,可使用「growth-share matrix」
成長快
問號(問題小孩) 【檢視】明星【仰賴】
成長慢
狗兒【射殺】母牛【壓榨】
市占小
市占大


  
一流的創新者,會毫不留情的處理掉已經過時的事業。以打造奇異傳奇的前執行長威爾許為例只保留旗下市占第一的事業體;Apple即使推出的新產品會搶食現有明星產的地位,也毫不猶豫。 


※ ※ ※ ※ ※ ※ ※ ※ ※ ※ ※ ※
建立成功的成長事業
 
  • 為創新做好準備
  1. 控管得當的核心事業 (這樣才有心力和資源來發展創新) 
  2. 創新策略 (只有企業鼓勵並支持否則會是空談) 
  3. 資源分配 (如何在維持現有賺錢事業和發展新事業取得平衡)
  • 辨識創新機會
  • 發展創新構想
原則
  1. 從被過度服務的顧客或尚未消費者著手
  2. 「夠好」,可能是很棒的破壞性創新
  3. 做競爭者不想做或不能做的事
方法
  1. 類比法:和其它產品來比較或發想
  2. 召集不同背景與領域的人一起討論
  3. 運用一些簡單工具幫助記錄,如MindMap 
  • 測試創新構想
找出突破點:找出因為受到某種限制而尚未購買你任何產品的消費者
  1. 不同客戶對品質有不同的定義
  2. 必須跨越「夠好」的門檻
  3. 懂得取捨!用性能來換取便利,簡易或可負擔性。
去除消費限制:
  1. 技能:客戶需要額外技能。例:Wii/XBOX 體感遊戲。
  2. 財力:價格太高。例:廉價航空。
  3. 取得管道:取得方式有限。例:APP
  4. 時間:太花時間。例:美食宅配。
  •  使創新可以一再重覆


※ ※ ※ ※ ※ ※ ※ ※ ※ ※ ※ ※
創新者的戰術運用


  • 評估
  • 辨識最重要的假說
Deal Killer:指導某項假設被証實為錯,將導致全盤皆錯
Path dependencies:指一項重要假設的真偽,取決於其它的假設
  • 嚴謹的財務考量
People (人口)
Price (價格)
percolating (滲透率) 
  •  健全的決策考量
1. 專注於決定成敗的指標
2. 降低測試成本
3. 限制測試時間
4. 監視燒錢率
5. 仔細探究出乎意料的情況
6. 預期並容忍失敗
  • 資源
  • 競合策略
目的:分攤創新的負擔和風險
標的:錢、idea、技術
方法:找最佳的夥伴負責相關環節
夥伴: 顧客、供應商、競爭者(例: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外部專家、雲端服務(例:租Amazon虛擬主機)
  •  機會
  • 擁抱低階市場
出發點:「夠好」可能是非常好的破壞性創新
定義:被現有產品「過度服務」的顧客;指超過客戶所在乎或所負擔的價格
誤解:非低價策略,而是更適當的「價值」改造
步驟:
1. 辨識低階市場機會
(A) 對升級到新產品感到猶豫
(B) 低成本或不出名產品開始受注意
(C) 太貴而有一堆人不願意負擔
2. 發展低成本解決方案
3. 建立可行的低階市場事業模式
(A) 正確產品或服務
(B) 獲利模式
(C) 支持事業模式
4. 建立適當的組織架構
低階市場的典範:麥當勞把組裝線的生產觀念帶到餐飲業,降低了對廚師的依賴(故成本降低),且控制了品質(所以服務水平上昇),縮短了烹調時間(等於也節省了客戶的時間),進而增進了翻桌率,且可服務更多人
低階市場的事業模式的三個注意事項:
  1. 銷售模式:困難點,sales是否願意銷售佣金較低的產品
  2. 自動化或標準化:如何減少人為介入和差異,才能滿足大部份客源,且降低成本
  3. 哪些工作可以被外包
  •   風險
  • 策略性的陷阱
  1. 沒有顧客需要完成的工作
  2. 低估競爭者的反擊
  3. 被核心事業吸收或排擠
  4. 使用錯誤的通路
  • 錯誤的評估
  • Type I:錯誤否定。例:IBM曾評估是否買下全錄,但評估時用複寫紙來比較「影印機」,故認為沒有價值。
  • Type II:測試時肯定,但實際不會。例:新概念的全新產品面市前,消費者可能沒有辦法想像其好處;包括電話、手機上市前,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 ※ ※ ※ ※ ※ ※ ※ ※ ※ ※ ※
經理人 2.0 → 成功的創新者


優秀的經理人會同時有下列倆種能力


  • 直覺力:至少有下列一種,而Apple的賈伯斯擁有倆者 
  1. 側重營運的直覺
  2. 側重創業的直覺
  • 領導力:不同的階段,能到第三階的大概只有5% 
  1. 個人領導力的發展:個人擁有能力來妥善管理自己的活動 
  2. 自主的領導力發展:建立自我認同,能在不同利害關係人間的不同需求取得調解或平衡 
  3. 整合的領導力的發展:有能力管理一群構想,能用多個觀點看待世界
 
而將優秀經理人再升級成具創新能力的經理人的重點目標是--讓腦袋裡同時存在有倆種對立矛盾的想法時,仍能日常地思考運作。

成功的創新者有25%是天生,其特色是在聯想思考表現出色,能看出倆組看似不同的創新構想間的關聯,或是在不同學門的交集處用不同角度去檢視。但有75%靠後天培養。培養的重點包括:
  • 改善提問能力
A. 練習:寫出某個意見的10個連續的為什麼、或10個影響
B. 舉行多人提問腦力激盪
  • 改善觀察能力
A. 定期安排不同的觀察行程
B. 隨手寫下觀察
  • 改善實驗能力
  • 改善人脈動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