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 →→→ 創價 →→→ 創新 →→→ 創業
這樣的想法很務實、
成功機率相對較高,
但無法感動人心、
更不可能翻轉世界~
▽ ▽ ▽ ▽ ▽ ▽
▽ ▽ ▽ ▽ ▽ ▽
▽ ▽ ▽ ▽ ▽ ▽
更前瞻的思維
投入
什麼是現在『沒有的』,
但在5年或10年,甚至是20年後
— 卻是『理所當然』的事物
打開心,才能容下新的事物、認識大趨勢,接受未來可能的改變才能面對未知的變化。然後思考出如何翻轉市場,甚至是改寫市場法則~
# 首先要提出前瞻思維:
要去思考3~5年甚至10年後的產品上市時的市場樣貌與情境;也就做『產業情境模擬』 這並非空想,而是要引用眾人的智慧,然後在推倒出自己的洞見,像是參考國外研究機構、國家智庫、大型企業的未來產品計畫等等,像是台灣經濟部技術處每兩年就會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共同編撰的『產業技術白皮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來源。唯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讓自己看得更遠、更清楚。
# 接著則是將願景深化人心:
制定出有理論基礎推演的策略,不過這些就像是所擁有的科技技術一樣,是內在的本質,無法為外人所知,所以要透過願景來讓人感動後接受。也就是說要提出『價值主張』,並將信念深化人心,大多數人信服有共識後,自然可以眾志成城,提高成功的或然率,而非只是擁有像擲骰子般的概率。
# 最後則是打造新產業的生態圈:
不論是以「技術推動」導向,從我們賣我們能造的(we sell what we can make)開始,或是經由「市場拉動」,從我們造我們能賣的(we make what we can sell)出發,其中的關鍵點都在『我們』,這是一種拉幫結眾的概念。套句香港黑幫電影的台詞「我陳浩南能混這麼久,全憑三樣東西:夠狠(有專利或技術保護)、義氣(肯分享、同獲利)、兄弟多(支持的廠商眾)!」。改用科技管理界目前最夯的術語就是讓自己成為『平台』,只有將自己變成平台才能讓『新興產業形成』,透過更多的參與者的加入,將餅做大才會能發揮更大的加乘綜效,最終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創造出更大的利潤。例如:Apple透過iPhone打造出APP生態圈,共同創造出智慧手機的新價值,也才成就了現在行動裝置新浪潮。
後記
課堂上引經據典的陳述著研發思維的方法論,其實是非常有系統創新手段。讓我想起曾有文章指出,科學家們總是埋頭自以為是地為改變世界而努力,但企業家們只會短視近利的給理想不斷的打擊;唯有兩群人融合到一起的努力時候,我們的世界才能被重新翻轉一次。而當今最真實的案例,我想現實版「鋼鐵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當之無愧。有人說:「如果要尋找將會打造未來人們生活下一個大事(Next Big Thing)的人,很明顯,你一定要把馬斯克放在這個名單上。」
馬斯克目前投資並參與電動車(特斯拉,Tesla)、載人火箭(SpaceX)、太陽能(SolarCity)和全新速運輸工具(Hyperloop),這四個企業中任一個,都將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總是想得比一般人遠,而且絕不墨守成規。像是最近被熱議的Hyperloop就是嘗試讓乘客半小時內由洛杉磯到舊金山的新型態交通概念(註:開車約需六小時)。Hyperloop在物理學的角度時可以實現的,但是還有很多的難關要克服。可是經由馬斯克登高一呼,立刻引起人們高度的關切與討論,也勢必將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入、更多億萬富豪支持,那麼離目標就將更靠近了一步。
※ ※ ※ ※ ※ ※ ※ ※ ※ ※ ※ ※ ※ ※ ※
台科大EMRD,上課日:2015/10/24
講題:高科技紡織產業技術研發思維與策略
主講: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陳宏恩博士
台科大EMRD,上課日:2015/10/24
講題:高科技紡織產業技術研發思維與策略
主講: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陳宏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