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書摘:『3D列印的概念、原理與應用』

    「積層製造」,現在更流行的說法是「3D列印」,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能製造出的複雜機械是其他方式所不可企及。1982年,日本名古屋市工業研究所首次公開實作實體模型的印製,然而,最常被冠以發明「現代」3D列印機的人是Charles W. Hull,就是他提出了 SLA(Stereolithography Apparatus)立體平板印刷技術。不過直到2010年代,才出現了商業的3D列印機。在『自造者時代』一書問世後,更引起普羅大眾的目光,成為世人眼中即將可能改變世界的新製造科技!!??

    這樣的趨勢可從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提出的一份報告,名為「2030全球趨勢:不同的世界」略窺端倪。報告中提到,在2030年以前,3D列印可能會取代特定的傳統量產製程,像是鑄造、造模、切削,尤其是那些生產時程較短,或是專注在客製化產品的製造商,例如波音或是奇異航太公司,已經開始將這項技術應用到先進產品線。對於客製化、少量製造的應用來說,積層製造具有驚人的力量。隨著快速成型專利過期以及 RepRap 這個開源專案的進行,讓技術擴展與價格大幅下降,勢必全面開啟製造業新思維。



3Dプリンター革命 モノづくり・ビジネスが変わる!
  • 作者:水野操
  • 譯者:林詠純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01日


※ ※ ※ ※ ※ ※ ※ ※ ※ ※ ※ ※
傳統產出立體形狀物體的方式

以刀具切削
最古早的方式,用於製造只生產一件的物品,目前還有可以用精密刀具的切削機製造出模具的工具機。

利用塑性變形的方法
利用施加負重到一定程度,使材料永久變形,如製造一體成型的汽車車體。這類塑性金屬被稱為「板金」。

將熔化的材料倒進模具的方法 (鑄物/射出成型)
也是古早就存在的方法,如在製造黃金首飾時,使用的「脫蠟法」。將蠟材製造的原型埋入鑄模中,加熱使蠟熔化形成空洞,最後再將目標金屬(如黃金)倒入空洞中成型。

將材料積層製造的方法
是目前3D列印採用的方式,有點像黏土工藝,將材料堆積疊成立體形狀。



※ ※ ※ ※ ※ ※ ※ ※ ※ ※ ※ ※
3D列印物體的方式

    原理其實相當簡單,也就是目前我們使用的印表機 3D 版,將印出來的紙張層層堆疊,就會有個立體 3 維的形狀跑出來。如果將目前的印表機墨水替換成噴出後即可硬化固定的材質,以噴頭在成型台上移動並輸出樹脂,並從原本的2維移動,改為3維移動(加入噴墨頭高度的 Z 軸),完成一層之後再往上堆積下一層。這樣就能處理複雜的造型,只是若要產生大體積的產品則較費時。如果細分3D列印的不同成型方式,在材料種類、如何把材料一層層堆積起來的方式各有不同,產出的質感也將大不相同。

熔融沉積成型(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或稱 FFM,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利用高溫加熱材料使熔化後堆積在成型台,然後冷卻固定。材料通常為 ABS 或 PLA 樹脂。優點:危險性低、易操作,故家用機通常是這種模式。缺點:質感較粗糙、積層紋路也較明顯。在高階機種,可藉由多個噴頭和列印材料,可列印出多色物件,甚至是將支撐材料和成型材料分開,由於支撐材料只是提供物件在列印中途的支撐,因此強度不需太高,以方便移除為主。但在消費機種經常只有 1 個噴頭,只能列印單色物件。


立體噴印(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或稱 FTI,Film Transfer Imaging)
很像噴墨印表機,材料是液狀的光硬化樹脂,只要照射紫外線等特定波長的光就會硬化。比 FDM法可造更細緻、更表面光滑的造型產品,不用打磨即可立即販售。缺點:持續光照(如日光) 會繼續硬化,最終導致變形,不適合須長時間保存的物品。在消費市場和 FDM 算是互補的技術,想要機械強度用 FDM、想要表面精細度就找 DLP。


光成型(SLA 立體平板印刷)
最早實用化的快速成型模式。也是用光硬化樹脂,但用雷射光照射後形成1片硬質切片,接著將模型往樹脂內部沉浸,再用雷射照射硬化下一層。優點:可製造非常精細的造型。但部分原料有毒。有家用款。


粉末燒結(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材料以粉末形狀供應,如尼龍樹脂、金屬粉末、陶瓷粉末等。用雷射光燒結。優點:可製造具有柔軟性的產品,如IPHONE保護殼等需要大幅度彎曲、勘合的物品。大型輸出列印中心經常使用這種模式,可壓低輸出費用。


以樹脂固定石膏粉末
平台上鋪上薄薄的粉,利用印表機噴頭噴出膠水,將所需的部分黏著在一起;接著再往上鋪 1 層粉,再度噴出膠水將粉末黏著。最終膠水四周未被噴到的粉末被吸走回收再利用,被膠水黏住的部分就會是立體物件。也因為其成型方式類似噴墨印表機,所以在成形時能夠在白色粉末上噴出 CMYK 彩色的膠水,因此成型後的物件可帶有顏色,僅需將其表面塗上保護漆封住表層和增加顏色對比。優點:材料便宜、可彩色輸出。缺點 :質地非常脆弱。另外,可以使用無毒材料,並放到爐中燒製。




※ ※ ※ ※ ※ ※ ※ ※ ※ ※ ※ ※
3D列印帶來世界的改變

優點:
  • 成型速度快
  • 幾乎不需要任何成型的相關技術


但限制(或目前的缺點)
  • 一定要會3D設計圖
  • 可選材質受限
  • 加工精度較低
  • 產品強度較低


帶來的變化 --
  1. 製造商品更少:「商品」將不再被製造與運送給消費者,消費者想要購買的商品,從眼鏡到房子,現有的供應鏈流程將會被列印技術替代。一旦這一切變得更具成本效益,就會出現「專屬商店」讓消費者下載並列印所需物品,這將是自從有了網路之後,最大的科技革命。
  2. 可以列印的小東西:不管是家中IKEA桌子所遺失的小螺絲起子,還是隨身行動裝置的耳機,未來都可以透過列印技術重新取得,3D列印將成為你我家中的「個人特力屋」。
  3. 更便宜的打樣:在時尚界當中,若想打造樣本是件昂貴的事,平均要價200到400美元;有了3D列印技術可以協助年輕設計師打樣更容易。
  4. 降低製造成本:3D列印讓人最感興奮的其中一項特點,就是可以顯著的降低製造成本;對剛起步的新創公司特別有幫助,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5. 想法可以驗證和測試:「製造需求」一直以來都是侷限小型企業發展的因素之一,剛好跨越製造數量門檻的成本相對較高;在精實創業(Lean Startup)的風潮帶動下,科技新創公司打造A+產品前,會先設想推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3D列印技術可以在大量投入資源之前,協助驗證並測試更多的小量商品生產。
  6. 可以列印的必需品:3D技術潛力無窮,運用在醫藥、食品方面也不成問題,你所見的每一件事都可能被列印出來。相信很快地,小配件將會率先成為第一波列印商品,例如手機殼和珠寶等。
  7. 「在家」創業:在3D列印技術出現之前,藝術家小量設計的商品與企業大量生產的商品之間並無灰色地帶;不過現在可不一樣了,每個人都可以創建原型,在家裡就進行生產製造。
  8. 提高效率:在最有效率的空間和材料運用狀況下,原型製造時間預估可加速10倍以上,而且會有越來越多的想法透過3D列印技術實現。



※ ※ ※ ※ ※ ※ ※ ※ ※ ※ ※ ※
自行創業的準備

1. 擁有 3D建模技術
2. 熟悉產品製造的流程
3. 了解不同3D列印的原理、方式、材料、特徵
4. 活用網路(電子商務、生產外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補充資料


※ ※ ※ ※ ※ ※ ※ ※ ※ ※ ※ ※
台灣的自有品牌產品



※ ※ ※ ※ ※ ※ ※ ※ ※ ※ ※ ※
網路服務商或資源

美國輸出服務商 Shapeways


3D檔案網站 http://www.thingiverse.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新發展(2015/3 Science雜誌封面介紹):
Carbon3D 公司的 CLIP 技術(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連續液面生產)

  • 比傳統的 3D列印機要快 25–100倍,理論上有提高到 1000倍的潛力。
  • 比傳統疊加出來的表面,在分層理論上可以無限細膩,且有良好抗剪切性,在連續液面生產的零部件的力學特性在各個方向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