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書摘:『記得你是誰』

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


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


面對抉擇


務必忠於它、守住它



▃▃   記得你是誰   ▃▃

  • 作者:戴西.魏德蔓 (Daisy Wademan)
  • 譯者:譚家瑜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05日
  • 我的推薦指數:★★★★★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   體會成功的義務   ◇◇


你是否想過,今天的自己,是多少的好運累積而來?

認清你們在世界上的優勢地位,和別人賜給你們的福份。
最重要的是,當許許多多好運降臨在你們身上時,
也要以感恩的心情迎接繼起的責任。


成功來自幸運,也帶來義務。
造福他人,自己也能登峰造極
◇◇   開創需要勇氣與自信   ◇◇


人生或事業變幻無常,也無法保證能有一定結果。
我們常在資料不足或錯誤的情況下做決定;
通常是關鍵而危險的決定,
除了運用過去的知識、經驗和直覺,
所能依靠的資訊極少,阻擋視線的因素卻很多…


對自己的智慧、能力、操守懷抱信心。

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浪費大好時機
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


忠於自己熱愛的事物,遵守個人的是非標準。 然後,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   保留一點柔軟的心   ◇◇


你必須做到表裡如一。
創造並維持上班時的自己和居家時的自己間的平衡。

不論你多麼熱愛你的工作,工作都不會愛你。
家人才能給你愛。
因此,家庭會是你的幸福避難所,
平衡你在職場上的情緒起伏,持續對你發揮保護的功能。



保留一點柔軟的心,努力區分公私生活,
想在世上(商場)生存態度就得強硬,
但也應當保留一點柔軟的心。

雖然職場上明槍暗箭,求生不易;
別讓工作時的人格傷害你內心的溫柔體貼
◇◇   跳脫非黑即白的框框   ◇◇


我們常會因為偏見而認為有些改變非黑即白,且事關重大!

但即使是表面上看起來有憑有據的觀念,
也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

仔細觀察和辨認黑白之間還有哪些色調,
才能做出高明決策。

世界若變了,我們的判斷方式也得跟著變
不要用僵化的態度,去看世界。
◇◇   傾聽別人的意見   ◇◇


數十年後你成為組織領導時,
更應該放下身段,展現親和力,有計畫地走出辦公室,

用更友善的態度,
關心員工的日常、家庭生活、休閒活動等 …
跟大家在比較自在的環境裡和睦共處,
如隨機的四處走動、和員工閒話家常、參加辦公室的員工慶生會、 …
親近第一線工作人員、傾聽別人的意見
在事業上,鼓勵別人提出建議與異議,
創造出一種鼓勵員工不分階層坦誠交流的企業文化。


這樣你才能聽到真正的聲音。
◇◇   勇敢冒險吧   ◇◇


  1. 認真思索自己想從工作中,得到哪一類的報酬、換來甚麼樣的好處 ( … ),然後就專心去找尋這樣的職業。例如:當大學教授決不會變的家財萬貫,但會獲得景仰,且每天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2. 不在乎各種選擇的後果,而且把成功的標準訂得比較寬。例如:以為創業家,都要變成比爾蓋茲,才算成功。最後,卻因擔心變不成比爾蓋茲而裹足不前。
  3. 把目光放遠。當我們在獲得重用以前,可以要經歷很長一段有志難伸的階段,別只擔心短期的成果,唯有拉大格局,站在更宏觀的角度思索,再冒險的決定也會顯得無足輕重。你也才能承擔更多風險。
◇◇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你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人,才是真實且完整的「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一無是處。

這樣的想法,才能使我們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用比較務實的態度看待別人與自己。


幫自己算個總帳,練習評量自己的長、短處,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
◇◇   找出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


領導者的表達能力,
不僅要和初識者建立關係,又要讓對方覺得言之有物,
還要引起別人的共鳴、鼓舞士氣、打造共同願景,


先聆聽、感受聽眾的需要,

然後找出適合自己、發自內心的說話方式
並且善用這個聲音去打動人心,
號召別人和自己同心協力改變世界。
◇◇   員工,不只是一堆數字   ◇◇


將來無論你們在哪家公司任職或領導,
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基層員工如清潔工、接待員,或是中高階主管,
這些你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基層員工,都在為你的公司打拼,
也正在為自己的家人奮鬥犧牲。

因為他們的努力,公司才得以成長。

每一個人都是別人的子女或父母,
每一個人都是對他人有所犧牲來成就別人。
所以你應該對他們表示尊敬和體諒


在你面臨改組或裁員抉擇時,
請記得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而非一堆數字
◇◇   珍惜一刻鐘機會   ◇◇

    眼前的經驗(所擁有的美好)總有一天會消失,所以要及時把握,好好享受。例如:有些人上課總是姍姍來遲、吃早餐,或不專心於課堂;沒有準備好就進入課堂。這都是浪費自己人生經歷中,應被視為獨特、珍貴、有限的片段。

    能被賦予崇高的標準、得到領導他人的機會,是一種榮幸,所以當你們獲得這樣機會時,應該以感激的心情珍惜每一個實現這些期望的機會。並且鼓勵部屬能向上發展獲得成就,讓他們也能證明自己的個人能力。也幫助別人理解每一個機會都彌足珍貴。讓別人也活在當下
◇◇   勇於授權,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

    當你是主管時,如何善用員工的長才、激發他的熱忱,並不斷保持活力?

    答案是你應該重視屬下的生涯發展,把這件事放在你的個人目標之前。並放棄控制手段,犧牲部份個人權力,莫把恐嚇當作管理工具。

    你必須要能「體會員工內心感受」,了解每位員工具備那些才能,引導他們發揮個人才情,並對這些員工給予充分授權。在一旦獲得授權,員工就可以享受個人的成果,把工作視為一種創造活動,從日常工作中持續肯定自我,因此變得更積極進取
◇◇   對別人發揮正面影響力   ◇◇

    生活裡,處處存在對別人發揮正面影響力的機會!!
    你是如何改變別人的生活?

    我們沉醉在個人的目標和計畫裡,渴望獲得外界肯定,卻因此變得目光短淺。我們每得到一種成就,視野便隨之窄化,只瞧見下一次的勝利。只在意自己的事業與成就,會使人錯失許多從小處發揮正面影響力的好機會。

    改寫自己成功的定義,做一個謙卑為懷的領導人,並樂於啟發、鼓勵別人,以及為他人創造機會。
◇◇   人生是一場長程競賽   ◇◇

人生是一場長程競賽,並非單單靠一己的天賦就完全決定未來的前途。還有哪些因素能帶來成功?

  • 化解挫折的能力:成功者遇到了挫折和困難,依然照常過日子,仍舊保持活力和彈性。
  • 好運:這不是指天生的財富、地位或贏得彩券。能在自由的國家,和其他人有同樣的起跑點,其實就是好運。所以要懷感恩心,珍惜現有的一切。
  • 良好的領導特質:其實優秀的領導人有很多不同類型,但可以肯定的是,只關心自身私利的,絕對不是好的領導者。
  • 公平觀念:要懂得公平待人。要讓頂尖的人才為你服務,就必須要用公平、禮讓的態度善待員工。
  • 判斷能力:擁有不同於流俗的是非標準與人格風範,勇敢去做正確的事。這樣才能發揮前四項的功效。
◇◇   管理者的『誓詞』   ◇◇

    我是一名管理者,承接社會託付的一項重要資源-為人民創造龐大價值的私人企業。我發誓我將不負所託,也了解我的責任是帶領管理健全的私人企業促進公眾利益。並在此毫不保留底提出下列承諾:
    我願意持續努力提高我們公司創造的價值,不論這些價值是商品、服務、工作、或經濟報酬的形式,都要做到誠實無欺,永不變質。為了履行這項基本責任,我願竭盡所能為我們的顧客平衡多種甚至分歧的利益。

    我願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尊重約束我個人和公司行為的法律,使我本人的行為符合我在公開場合鼓吹的價值理念,隨時注意別人的操守,絕不容許個人利益超出公司利益。

    我願向所有股東發布即時、明瞭、正確的資訊,並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做決策,避免大家認為這些決策出自我個人的衝動或癖好。我願盡我所能保護弱勢者─例如投資散戶、臨時雇員,或一般顧客─的權益。

    我願依據最新知識來下判斷,勇於承認「我不懂」,並在必要時刻向同事或外界人士徵求意見。若發現新證據,永遠保持謙卑,重新考慮我的決定和意見。

    我願意尊重管理先輩遺留下來的方法與智慧,樂於將所學傳給我的晚輩或弟子。我願努力維持創新,將管理工作變成一項專業,持續擴大管理界在增進社會福祉方面的貢獻。
◇◇   記得你是誰   ◇◇


你要記得所有為你努力工作、犧牲自我、讓你能過現在這種日子的人。
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責任、家族的名譽、爸媽的期望與自己的夢想。


並且給自己訂幾個高標準:你有機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棒

不要習慣於待在環境比較安定的山谷裡,
要騎著馬兒上高原,
去追求燦爛耀眼的陽光與蔚藍的天空,
去奔馳於遼闊的大草原上。


未來的世界是動盪不安的,
所以更需要立志改造社會的領導者;
願意堅守最高標準的道德、榮譽與責任,
對自己和別人懷有夢想、希望和信心。



◇◇   要騎著馬兒上高原   ◇◇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書摘:『更快樂』

我(你)快樂嗎?
我們在追求美好人生的過程中,可以採取的兩種態度。快樂 OR 不快樂。就端視你的抉擇了 !?


  • Yoda: Always with you it cannot be done. Hear you nothing that I say? You must unlearn what you have learned.
  • Luke: All right, I’ll give it a try.
  • Yoda: No! Try not.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我們活著的目的,都是為了得到快樂;
大家的生活方式雖然不盡相同,目標卻是一樣的 —
那就是快樂生活!!!!
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 作者:塔爾.班夏哈 (Tal Ben-Shahar)
  • 譯者:譚家瑜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10日
  • 我的推薦指數:★★★★★

^_^   ^_^   ^_^   ^_^   ^_^   ^_^
    人的一生難免都要忍受一些煎熬,在追求快樂人生的過程裡所面臨的諸多內外障礙,也無法單靠閱讀一本書而順利跨越。不過,進一步了解快樂的本質,並且懂得應用某些概念,還是能幫助大多數人活得更快樂。這也就是本書的宗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步:問世間『快樂』是何物 ??


※ ※ ※ ※ ※ ※ ※ ※ ※ ※ ※ ※
四種人生態度
為了將來的收穫,寧可犧牲眼前享受的「拼命三郎」
【故事】
小明從小被教育要上學拿高分,前途才有保障
… 一路這樣到了大學
畢業後,又告訴自己要在建立和穩定個人事業以前,要委屈一下自己…
… 一路這樣爬上的公司的頂峰…
但其實他不快樂…


    工作傑出的人並非就是拼命三郎。有些人把大部分的時間,貢獻給學業、事業卻過得很快樂。兩者的差別是:拼命三郎無法享受他們所做的事,老以為達到某個目標就能得到快樂。之所以有這麼多的拼命三郎,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強調競爭觀念。社會不獎勵過程,只重結果。

    因此,拼命三郎只會獲得「解脫」;因為將快樂視為某段旅程的終點,一旦抵達這個有界限的定點,便意味著旅程的結束,也因此只會換來不滿與挫折。所以這是一種負面的快樂、一種只會獲得短暫快樂的人生。


先蒙其利,後蒙其害的「享樂主義」
    這樣的人以為工作是痛苦的,享樂是快樂的。所以只追求逸樂而逃避痛苦。以為幸福人生,可以簡化一連串的享樂經驗。所以冠冕堂皇地從事能立即享受的活動。直到新鮮感消失,才會投入下一個目標。不論對事情、感情、友情等都是相同作法。

【研究】
一個人最快樂的時刻,往往發生在他自願努力完成某樣艱難而有意義的工作,將身心能力擴展到極限


無法享受當下,也沒有未來目標的「虛無主義」
    以為追求目標和及時行樂是相衝突的。所以以為無論怎麼做都不會快樂。因此放棄追求快樂、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的人。一種只活在過去的人生態度。



知道現在從事的趣味活動,將來會讓自己產生滿足感的快樂開朗型
    懂得享受追求重要目標的過程,才能長期保持快樂。但只是單純地期待「永遠」快樂,則只會導致失敗和失望。由於一般而言,現在的利益可能和未來的利益有所衝突,所以為了增加來日的收穫,偶而犧牲一下眼前的利益是值得的。因此我們必須有所取捨,但大部分狀況是可以兼顧的。
    關鍵是要記住:做這些事的目的是為了能從事兼顧現在和未來利益的活動。而偶而享樂一番也是有好處的,因為能增添我們的活力。

【生活實例:為考試K書】
認真學習的學生,雖然犧牲了部分玩樂的時間,但在目前得到的好處是發現新概念,將來的好處則是將那些概念應用到工作上。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兼有以上四種人生態度,只是排列組合的順序與程度不同而已。但顯然我們應該試著讓自己成為快樂開朗型前進,將追求快樂當作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將「活得更快樂」列為終生努力的目標。終生努力的目標。



※ ※ ※ ※ ※ ※ ※ ※ ※ ※ ※ ※
快樂的定義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現在的好處)意義(將來的好處)的一種感受

    為何我們要得到真正的快樂?答案很簡單,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快樂的人擁有較好的人際關係,也比較有幹勁,並且通常比較成功。雖然快樂的人也會有情緒高低起伏,但大體都能抱著正面心態。所以我們不必不切實際的期望,時時刻刻處於情緒高昂或永遠正面,這樣只會換來失望感與無力感。但要努力體驗正面情緒,把 『快樂』 看成目標的本身,是人生的最高目標。
    而我們要追求的真正的快樂,就是要找到對自己生活中有樂趣和意義的事情(生活目標)。並努力去實踐這些事情,這樣我們就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何謂意義??
    有意義的生活,通常是指我們對生活懷抱某種使命感,為自己建立了一些有意義的生活目標。這些目標,是自己真正重視的,而非追尋符合社會標準和大眾期望的。有些人把名列前茅或坐擁豪宅當成生活目標,卻依然感到空虛。要過有意義的生活,必須自行創造最重要的目標。當我們真的有了使命感以後,往往會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志業。

    不過在思考何種生活對我們最有意義時,也必須考慮我們具有那些潛能、如何才能發揮所長,要更為務實的面對真正的自我。充分運用我們的天才,才能獲得真正令人滿足的快樂。但這不是說,有領袖的才能,就是當上總統才會快樂。那些只是個人潛力的外在表徵。只要能打心底認為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最能夠挑戰自我,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那都會獲得滿足感。
尋找樂趣!!
    只懂尋求樂趣,無法得到快樂。一味追求使命感,也得不到快樂。想要擁有幸福生活,便必需同時滿足追求生活樂趣與生活意義。最簡單的方式是提醒自己對大大小小的趣事都要心存感激。這種感謝的方式本身就是很有意義和樂趣。

    只是要記得雖然都喜歡從不同活動中尋找或大或小的意義。不過一項活動使我們覺得有意義、有樂趣,並不表示常做那件事就能讓我們製造快樂。例如:若看電影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可是若每天持續看4小時,可能還是會感到乏味。只有要適度地為每項活動分配適量的時間,才能創造高品質的樂趣。



    增進快樂的最好方法,就是嘗試與犯錯。問問自己怎樣才能活得快樂?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有意義嗎??我們應該認真聽從我們的心(感情)與我們的腦(理智)的指示。並且了解到有意義的小事比無意義的大事更有價值。一個基於正當理由為自己的興趣與工作意義而從事金融業的人,可能是比一個不具正當理由而渾渾噩噩當神職人員者,更為高尚。
    要知道創造財富並沒有不對,因為經濟穩定能給我們自由的選擇生活的空間。不過,財富本身並沒有價值,並不會創造出生活的意義。我們可以從研究中發現,許多已開發國家的人民變富有了,但快樂程度卻下降。有些人一旦獲得了物質財富,竟然比追求財富時期更苦悶。財富只是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後多餘的錢財,只是達成某個目的的手段。然而,我們往往分不清手段和目的,為財富(手段)來犧牲快樂(目的)
    除了物質標準外,我們還可以將正面感受看成收入,負面情緒視為支出。當我們長期的負面感受都超過正面情緒時,就會陷入長期的憂鬱狀態變成情緒破產。當個人情緒破產的情況增加,整個社會也會面臨情緒破產。讓我們都陷入心理匱乏狀態。進而製造了很多社會問題,包括吸毒、酗酒或宗教熱 (小編:台灣近年來非常興盛。目的除了過去我們常知的追求來世的幸福生活;近年來,還有人透過宗教想要找到今生的快樂與問題或煩惱的解脫。老實說,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行為)。也因此,我們要為自己創造出有意義的快樂生活。



※ ※ ※ ※ ※ ※ ※ ※ ※ ※ ※ ※
快樂的方法設定自己快樂生活的「目標」

    設定目標是擁有快樂生活不可或缺的條件。有目標者成功機率大於無目標者。設定目標就是寫下文字承諾(包括期限、標準,具體成果),是向自己和他人傳達我們有能力跨越某些障礙的信念。這樣雖不能保證成功,但卻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因此為了得到快樂,我們應該先找到某些兼具樂趣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再去追求那些目標。
    然而,在設定目標前,我們要先了解目標與過程、終點與旅程間的正確關係,這樣目標才能帶領我們步入更高的快樂境界。因為根據研究,不論完成目標或無法完成目標所帶來的滿足和失望的感覺,通常都會很快消失。

目標應當扮演的角色??
    讓人毫無牽掛地享受當下。假設沒有確定的目標便踏上旅程,這趟旅程將不會有樂趣,因為時時擔心走錯路,而無法享受過程的風景,更容易發生進退兩難的情況。
不是「完成」目標,而是「擁有」目標!!
    這樣才能努力追求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樣才能擁有快樂和正面情緒。目標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持續擁有快樂,就需要改變我們對目標的期許。當追求目標的過程能讓我們愉快,那每一步都會增強快樂的感受。達到目標只能帶給我們一時的快感,追求目標的過程卻能讓我們體會生存的價值。尤其是那些可以讓我們得到成長、貢獻所長的目標。

【小故事】
    Robert M. Pirsig 在 Zen and the Art of Motocycle Maintenance 一書中,描述他和一群老僧結伴爬喜馬拉雅山,雖然他是最年輕力壯的,但卻爬的最吃力且唯一沒爬上頂峰。
    他在登山過程中一心只想著完成攻頂目標,卻被綿延不盡的山路打倒,不僅無法享受登山的樂趣,也喪失前進的慾望和體力。老僧們雖然也想完成登頂壯舉,但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繼續往前走,而不是把登頂當成最重要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方向是正確的,所以能夠全神貫直注地享受每個步伐的節奏,沒有被走不完的山路擊退。


    一個人在設定滿足自我的目標時,先得確定這些目標是自己想要選擇,不是別人強迫的;採取這些目標是為了表現自我,而不是引人注目。是我們真的覺得這些目標很有趣、很重要而且真的想這麼做。也就是滿足我們內在的利益,而非外在因素(如獲得社經地位而引人注目)。
    當然這些是困難的,因為要具備自我認知,並抗拒社會壓力。大多數的選擇同時授內、外在因素的牽絆。不過,一個為取悅家人而攻讀律師的人在伸張正義之際也會產生成就感;一個為熱情而攻讀法律的人在看到成功律師享有的地位時,也不可能無動於衷。問題在於:做出選擇時,考慮內、外因素誰輕誰重。
    要想獲得真正的快樂,就必須分清楚「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提升快樂程度的一個方法是:減少該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這不是說要擺脫該做的事,而是減少花在該做的事的時間,並增加想做的事。人生苦短,在選擇人生道路時,你一定要認清自己能做的事,並從中挑出想做的事。最後再將焦點放在最想做的事,然後去完成它們。活用時間,而非消磨時間。這樣你才有機會獲得對你而言真正的快樂。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ABOUT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寫在前面

    記得第一次看到影片時,就深深感動;即使是今日重聽,依然對他於人生的透徹領悟而有所感觸。而『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話也就烙印在心裏,並和許多部落客相同,以此成為自己BLOG的名稱。然而,坊間流傳的中文翻譯「飢渴求知,虛懷若愚」遭到各界的質疑。針對這兩句話的中文翻譯,另一位網路名人Jamie有更貼近英文句意的解釋(小編:原文章出於MR. JAMIE):

  • 要去不停的尋找成功,永遠不知道滿足。
  • 別理他人的嘲笑,繼續當你的傻瓜。因為在改變世界成功前,你就必定要在眾人的誤會中孤獨的前進。


    我覺得,這樣地翻譯是更有力的,非常直白。但是卻不會影響我對原先兩句中文意境的景仰。我覺得「飢渴求知,虛懷若愚」是對自身修養上的目標與理想,透過這樣的修鍊與自我省思。最後,才有機會去找尋成功,找到改變世界的方式。不然,不懂學習與省思下,一昧地堅持自己的道路,想必一定會走上歧途吧。我想,這就是賈伯斯在30歲的人生經歷後的體驗。所以,兩個翻譯都很棒。不過,更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與達到這樣的境界。『加油~』

⏛⏛⏛⏛⏛⏛⏛⏛⏛⏛⏛⏛⏛⏛⏛⏛⏛⏛⏛⏛⏛⏛⏛⏛⏛⏛⏛⏛⏛⏛⏛⏛⏛⏛



演講中文翻譯


    今天,有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 。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怎麼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 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 。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同意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才軟化態度。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而且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五先令退費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追尋我的好奇與直覺,我所駐足的大部分事物,後來看來都成了無價之寶。

    舉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法指導。在整個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學書法。我學了serif與san 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版印刷偉大的地方。書法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捕捉的,我覺得那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的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變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如果當年我沒這樣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在一起,但是這在十年後回顧,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



我的第二個故事,有關愛與失去。

    我好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而我才剛邁入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然後被炒魷魚。要怎麼讓自己創辦的公司炒自己魷魚?好吧,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他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炒了我魷魚,公開把我請了出去。曾經是我整個成年生活重心的東西不見了,令我不知所措。

    有幾個月,我實在不知道要幹什麼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David Packard (小編:創辦HP)跟Bob Noyce (小編:創辦Intel),跟他們說我很抱歉把事情搞砸得很厲害了。我成了公眾的非常負面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著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的日子經歷的事件沒有絲毫改變我愛做的事。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當時我沒發現,但是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得找出你愛的,工作上是如此,對情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填滿你的一大塊人生,唯一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關係,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幹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變革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下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譽、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自己有東西要失去了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什麼道理不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從胃進腸子,插了根針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之前死亡只是抽象概念時要更肯定告訴你們下面這些: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但是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留下空間。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我們很迷這本雜誌。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發明,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理想化,充滿新奇工具與神奇的註記。 Stewart跟他的出版團隊出了好幾期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早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去爬山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有行小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期許你們。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 ひとり日和 ✽ 一個人的好天氣

  • 作者:青山七惠 (Nanae Aoyama)
  • 譯者:王蘊潔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3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    夏    秋    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時,我哭紅雙眼,痛恨這個世界,好像把一輩子的恨都用完了。』
『一輩子的恨是怎樣的恨? 』
{我忘了}。…。反正,我現在已經沒有恨了。』
『怎樣才能用完? 』
『我忘了。』


『我想趁現在把空虛用完,老了以後就不會空虛了。』
『…,不可以在年輕時用光。如果只留下了快樂,老了以後,就會不想死了。
『妳不想死嗎? 』
『我不想死。無論到了多少歲,都會害怕難過和痛苦』


難以想像在我面前搖著貓刷的吟子婆婆曾經失戀、哭泣,痛恨這個世界。


✽ ✽ ✽ ✽ ✽ ✽ ✽ ✽ ✽ ✽

… 有一天,我戀愛了。
… 我的目光追隨著他在月台上跑來跑去,…。我知道自己戀愛了。


✽ ✽ ✽ ✽ ✽ ✽ ✽ ✽ ✽ ✽


人無法被模子定型,溢出模子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 ✽ ✽ ✽ ✽ ✽ ✽ ✽ ✽ ✽


『人老了就很輕鬆吧? 』
『.. 妳覺得我很輕鬆嗎? 』
『對阿,年輕人一點都不快樂。』
『也有快樂的時候吧? 』
『妳仔細回想一下。』
『即使回想起來,那份快樂也不會回來。』
沒這回事,只要仔細回想,就可以找回那份快樂。


✽ ✽ ✽ ✽ ✽ ✽ ✽ ✽ ✽ ✽


… 我會忍不住想像最糟糕的情況正在等待著我。…。我的身心是唯一的依靠,然而就連自己的身心也不值得信賴。即使如此,我仍然必須獨立面對。


✽ ✽ ✽ ✽ ✽ ✽ ✽ ✽ ✽ ✽


『… 外面的世界很殘酷嗎? 我是不是很快就會被淘汰? 』
『世界只有一個,沒有內外之分。』
『我搬出去後,妳會掛我的照片嗎? 』
『… 如果妳不掛我的照片,妳就會忘了我。』
照片並沒有回憶。


✽ ✽ ✽ ✽ ✽ ✽ ✽ ✽ ✽ ✽


每次走出玄關,總覺忘了什麼。既不說「我走了」,也不說「我回來了」。 … 獨立生活後,才開始意識到這些話。

我還無法 … 眼中只有他,或是只想和他在一起。我想,我已經無法愛的那麼轟轟烈烈了。… 。我在工作時猛然抬頭時,發現他遠遠地看著我。雖然很想叫他「趕快工作」,但內心還是很甜蜜。雖然這份戀情不會有結果,雖然已經看到了結局,但戀愛的開始是自由的。春天快來了,即使有點不負責任也可以原諒吧



一個人的好天氣


感想

    有點像散文體的小說。說真的,看完第一遍時,並沒有太深的感受。或許是我離那個徬徨的年紀已經有點遠。作者透過很平淡的生活,來對比出女主角對人生的不安。明明正青春,卻不如70多歲老奶奶的活力。對自我的無法肯定,使她對未來、對愛情都自我設限,並一遇到問題就想逃避。直到最後,才慢慢了解到,人生就是這樣,而且,人生總是有無法預料(或可以預見)的問題,需要去面對。日子總是可以過下去嚕。(小編:不過,用無所謂地愛上有婦之夫,感覺並不是好的試煉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