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電影】親愛的德國醫生 ~ { 操弄上帝的選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影預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影配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劇情簡介


    十二歲的莉莉隨家人搬遷前往納韋爾瓦皮湖畔,準備接手經營母親家族留下的旅館。路上偶遇了一名優雅的德國醫生,他對看來只有八、九歲莉莉感到興趣。想讓莉莉接受他的實驗療法,幫助她繼續長高。因此,一步步介入這個平凡的家庭。除了透過生長激素幫助女主角,也為女主角母親解決因為懷著雙胞胎所帶來的身體不適,甚至資助女主角身為洋娃娃設計師的父親,大量生產製造金髮碧眼娃娃。

    這一位看似善心的天使,他的舉止總是從容不迫、態度冷靜且紳士,但言談間又透著神秘,且受到周遭同伴的尊敬。因為他就是納粹時代在集中營裡犯下殘忍罪行的惡魔 — 門格勒;就由於門格勒對「完美」的偏執,使他即便在逃亡期間,仍利用這家庭的信任,想進行他自己對優生學的實驗。隨著,一頁頁詳細記錄著女主角一家人五官、身材比例的筆記,逐步引領觀眾感受不寒而慄的詭譎氛圍。精采描述了一個惡名昭彰的罪犯與一個家庭間,所發生的、很不一樣的親密故事。

    最後,他的身分被揭穿,在以色列情報局的追捕下,匆匆逃離了阿根廷。而跟已經知道真相而對醫生的仰慕轉為失望的莉莉進行最後道別時說:「妳將會遺忘我。」但卻像不甘心般,亮出納粹SS親衛隊小刀,在門柱上刻下莉莉最後的身高。也許是企圖在這個他曾生活的地方,想留下些什麼般,但最終還是僅在女孩心裡留下了一道難以忘懷的傷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死亡天使 門格勒 的真相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My 2048



    在經過一周來,每天上班前來2盤,中午吃飯來2盤,晚休來2盤,睡覺前來個4、5盤的洗禮下。我終於在今天達成了2048,超開心的。(小編:雖說我居然看到我的一個同學玩到32768~ 神人級的數字)。

    從小我就空間概念不太好,所以在玩這個時,很認真的想練習空間概念。我大概練習到可以同時監測到 2~3的點移動後的變化,然後大概可以推敲到第2~3步的可能發展。不過,應該對我已經是極限了,在我每一步只能花1秒的堅持下,其實常常變成是手指頭的自然反應了,所以這一盤到1024時我雖然已經有感覺這次有機會,但怎麼突然可以橫掃完檯面變2048 我就有點迷迷糊糊了~ 哈~ 所以說是矇到的一點也不為過。

    只是,這一次根據先前的經驗,知道如果為了達到某個門檻而掃光檯面,例如要到1024,結果到達後檯面沒剩大牌,那往下一個門檻時,就會很艱難。所以這次我都會保持手上有2~4個大牌。像是我到512時,檯面還有3組64、2組128、1組256;雖然分散資源風險高,且檯面超擁擠。但當檯面快塞滿時,我就開始做合併升級動作,一下就清出一大片卻還有剩往再下一階時有用的大牌。

    不要貪心,謹守永遠手上還有另一張好牌,才能永續經營,是我玩這2048的心得。當然,最後我貪心的忘了原則,為了到2048一下掃光檯面。所以雖然『You Win』達陣,卻也沒法向4096前進了。




    剛剛也谷哥到居然還有破解教學,將各個牌,排成一直列。然後,一個個往上堆。想想,也是厚~ 感覺比我的方法更有效率也更科學。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遊戲居然是由19歲的義大利人Gabriele Cirulli 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所開發。由於介面親善且遊戲很容易讓人上癮,所以很快就一炮而紅。說真的,雖然同為工程師,但我應該沒法一個晚上就寫出這樣的作品。過幾天,去拿 source code 來觀摩朝拜一下。

    只是,好奇看了一下wiki 卻更驚訝的發現,原來這個遊戲還有真正的原創者:《Threes!》團隊公布開發日誌 發表對《2048》等模仿作品之看法。他們花了14個月的時間去研究,怎樣設計一個可讓人著迷的玩法,才推出來沒多久,就被 clone 成另一個版本;而其他人在玩過2048後,反而反過來指責他們抄襲,這不是很悲哀嗎?看來商業APP小遊戲之路,真的太艱辛了。



≡ 再見溪谷



太陽 安静地 升至最高點
蒸罩着 潮濕的大地
蟬鳴唧唧 像是 要把遠方的雲朵 燃成碎末
夏天到來
天與地 相擁的一瞬啊
今天 似乎會有 什麼好事情發生




幸福」的可能....

再見溪谷
  • 作者:吉田修一 (YOSHIDA SHUICHI)
  • 譯者:劉姿君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4日
  • 我的推薦指數:★★★★☆

    盛夏清早,氣溫便已逐步攀升。四周樹林裡響起的蟬鳴彷彿是為另一個大熱天發愁。

.......

    一條柏油路從此處鋪滿碎石子的廣場延伸出去。這條緩坡路宛如劈開了圍繞住宅區的林木一般,沿著路往下走,不遠就來到市區馬路,桂川便形同順著這條馬路而流。雙向單線道的馬路與河川似交錯卻又未交錯,一直延續到源流附近。

    這段河川從此地到鄰鎮長達十公里,名為「桂川溪谷」。由於鄰近東京都心,交通方便,是極受歡迎的觀光景點。堪稱清流的清澈河水與細石河岸,間以奇岩巨石,在這個季節裡,溪流映著盎然綠葉,使水面化為誘人的色澤。

    只不過,貫穿這條溪流的涼風..... 吹不進社區。........



.......

.......

    里美的獨生子「萌」上個月剛過四歲生日,兩週前陳屍在桂川溪谷。





感想與故事大綱

    看完小說,本來打算去看電影的,但最後沒去。雖然,我對女主角的身材也很流口水,只是電影宣傳一直主打著憑本片獲得日本奧斯卡影后的真木陽子,疑似真槍實彈演出激情戲,反而降低了我去觀影興致,我又不是去看A片。明明這本書,應該也是吉田修一闡述墮落的人的黑暗面與光明面交織,帶有吉田專屬的寂寞感的一本好著作。

    書中一開始是描寫一個炎熱夏天的孩童命案,沒人知道發生了甚麼事!? 而孩童的母親卻涉有重嫌。所以引起了記者想查出點甚麼的好勝心。然而,故事卻在記者的砌而不捨下,挖掘出了另一段15年前已經完結的輪暴案社會新聞。然而,真正的故事,才在此展開。

    輪暴案男主角之一,竟然是這起命案關係人的鄰居。男主角在15年前的案件發生後,因為年紀尚輕,雖然遭到退學但沒有被處以刑期。而且還在大學學長的幫忙下,在大證券公司中平步青雲。

    但輪暴案受害者女主角夏美卻從此過著悲慘的命運,當初的加害人雖然都受到了制裁了,但這對夏美來說毫無意義,她仍就要背負一種莫須有的罪名。夏美雖然一再轉學,但不知為何,她曾被輪暴過這件事像影子一般緊緊跟隨著她,無論在學校或工作場合,這件是一定會被傳開,然後大家就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她。特別是夏美又因此在婚姻路上走得非常不幸福,飽受丈夫因為這件事而虐待她。

    而就在10多年後,即將和上司的妹妹訂婚的男主角重新遇到了重複著悲慘命運的女主角。女主角完全無法原諒男主角,而男主角在被良心折磨多年後,決心放棄一切來向女主角贖罪。夏美在事件後,總是害怕別人知道她過去發生的事,但卻只有跟男主角在一起時,不用再懼怕,因為他就是加害人,彷彿是他們兩人共同的秘密。

    要用『不幸』修復一切,只要你過得比我不幸,那就是我的幸福。

    這是極端的變態心理,但卻是被害人心裡最深沉的控訴。

    也因此,這兩人逃離了原有的生活,一起來到這溪谷社區過起贖罪的人生。




≡ 太和計畫

尖端科技有了自我意識,
竟產生了輔佐人類之外的想法──
人類的存在即將遭到抹除,
但記憶、知識,甚至靈魂卻將被竊占取用……



# # # # # # # # # # # # # # #
奇點 (技術奇異點 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奇點是一個根據技術發展史總結出的觀點,認為未來將要發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 〜 技術發展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而接近於無限的進步。當此轉捩點來臨的時候,舊的社會模式將一去不復返,新的規則開始主宰這個世界。

    之所以被稱為奇點,因為它是一個臨界點。當我們越來越接近這個臨界點,它會對人類的事物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直到它成為人類的共識。但當它最終來臨的時候,也許仍會出人意料並且難以想像。就好比物理學上引力接近無窮大時產生的黑洞的物理屬性一樣,已經不在一般正常模型所能預測的範圍之內。

    一般設想技術奇異點將由超越現今人類,並且可以自我進化的機器智能、或者其它形式的超級智能的出現所引發。例如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將把全人類,乃至其他生命和非生命體彙集成一個完整意識體的概念,最後將產生一個超越人類智能的計算器。

不斷加速的科技進步,以及其對人類生活模式帶來的改變,這些發展及改變,似乎把人類帶到了一個可以被稱之為人類歷史的奇異點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過後,我們目前所熟知的人類的社會、藝術和生活模式,將不復存在。

  • 前1,500,000年-最早的石器(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300,000年-火(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70,000年-繪畫(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45,000年-貿易系統(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40,000年-木船(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10,000年-農業革命(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5000年-車輪(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3000年-楔形文字(文化限制的突破)
  • 前1000年-鐵器時代(文化限制的突破)
  • 前500年-指南針(環境限制的突破)
  • 前100年-造紙術(文化限制的突破)
  • 800年-火藥(環境限制的突破)
  • 1100年-活字印刷(文化限制的突破)
  • 1400年-遠洋帆船(環境限制的突破)
  • 1609年-望遠鏡(環境限制的突破)
  • 1644年-顯微鏡(環境限制的突破)
  • 1770年-蒸汽機(環境限制的突破)
  • 1826年-照相技術(環境限制的突破)
  • 1876年-電話(環境限制的突破)
  • 1880年-燈泡(環境限制的突破)
  • 1903年-飛機(環境限制的突破)
  • 1945年-原子彈、計算機(環境限制的突破)
  • 1950年代-性別激素/變性技術(生物限制的突破)
  • 1957年-人造衛星(環境限制的突破)
  • 1969年-最早的計算機網路(環境限制的突破)
  • 1980年-試管嬰兒(生物限制的突破)
  • 1996年-生物複製技術(生物限制的突破)
  • 2007年-DNA端粒延長(壽命延長技術)(生物限制的突破)
  • ......

    而且使世界產生不可逆轉的範式轉移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快。例如從現代數學的發現到計算機的發明所用的時間,遠小於從文字被發明到現代數學被發現所用的時間。我們將面對比我們更聰明的智能機器人的時代,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 # # # # # # # # # # # # # #



太和計畫
  • 作者:馬克.艾伯特 (Mark Alpert)
  • 譯者:陳岳辰
  • 出版社:奇幻基地
  •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24日


感想 (1)

    話說時代真的轉變了,過去科幻小說常常是描述美、俄在胡搞瞎搞,造成了世界的危機。現在可不一樣了,中國崛起後,連小說描述的情境也都是到了中國。只是小說中,美國還是比較厲害,第七艦隊雖然被瞬間擊潰,但沒有多久,就在美國的反制行動下,癱瘓了大半共軍。不過,干台灣啥事,中共打擊美帝時,也順手用飛彈飽和攻擊台灣,想趁機也拿下我們寶島。只因,情報顯示台灣激進台獨學生團體包庇並提供援助給疆獨分子,造成了三峽大壩被炸毀的恐怖攻擊。噗~ 你劇情可以這麼扯。不過,好可憐,台灣只被描述了一句話,就GAME OVER了,啊在國際上,台灣的形象真的這麼脆弱嗎??


感想 (2)

    人們從害怕外星人,到最近的電影都是害怕超級電腦或機器人比較多。可見,人類真的有感受到現代化的便利,但也明顯感受到,有智慧的機器人大概會比人類強很多。不過,這一次的智能電腦比較恐怖,它不是單純的超級電腦,而是由一堆『人腦』當成運算CPU所組成。也由於這樣的CPU太強大,所以它在自我升級後,產生了自我意識。並且害怕人類發現它是『活的』,而毀滅它,所以提早一步準備消滅人類,打算引起中、美間的核子大戰;要將60億的人類削減到僅剩1萬人就好。當然這樣的劇情,並沒有太突出,不過這次的電腦,居然會殺害人類,然後將人腦收歸己用,想想超嘔心的。

    不過,再厲害的電腦也有盲點,跟發明它的人類一樣。科學家在這台電腦裡放了木馬程式,只要有啟動指令就可以喚醒病毒程式毀滅它。而那個木馬程式的晶片電路板影像,就像被影印出來般,從發明它的科學家腦海中,被PRINT出來成一張照片(腦海影像),被放在USB中。

    聰明的電腦發現了這個秘密,但找不到這個木馬程式在哪?所以逼迫男主角交出電路圖影像。聰明的男主角用那個「木馬啟動指令」當成影像的加密種子,所以當電腦開心的以為找到了影像,打算用密碼解開影像,找出電路要去修復那段程式時,木馬程式就被啟動了。….. 然後,電腦就被從內部熔毀了。果然,電腦雖然比人類聰明,但就像人性本善,還沒學全所有包藏禍心的壞手段,所以人類又贏了.. YA。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書摘:『一線架構師實踐指南』


寫在前面的感想

    在現今的工商社會裡,我們常需要針對客戶或長官交辦的工作進行規劃與分析。而目前這類需求分析的工作運用得最頻繁的,一定包括了『資訊軟體業』,也因此,長期來資訊業發展了多套分析與設計的規則。這些規則與作業手法,也慢慢被其他業別所接受,這可以從PMP的PMBOK或CBAP所用BABOK中一窺端倪。

    而目前在描述需求時,資訊界最常用的就是UML。只是實際使用時,仍常感不足,此時在野版的UML圖如『火箭圖(Eriksson-Penker Extensions)』、『魯棒圖(Robustness Diagram)』就能適時派上用場。火箭圖我喜歡用在高層次的系統分割或高階的系統願景描述,然後再用使用者案例去描述該做的事情。而魯棒圖則可以輔助我在和使用者溝通需求時,因為只有一個圈圈的use case 很難讓使用者發揮想像力 (文字描述更沒 fu),有了這樣的圖,我可以更明白的呈現這個案例的範圍,然後用活動圖等詮釋案例中的步驟。如此一來,使用案例圖就更貼近使用者的觀點,然後,魯棒圖又將成為系統設計時的起點。因為,用use case 和工程師溝通,其實比跟使用者聊天還困難阿。



※ ※ ※ ※ ※ ※ ※ ※ ※ ※ ※ ※
Requirements Analysis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標,就是產生一份明確規範的需求定義。然後,所謂的需求包括了「功能」、「品質」和「約束」,所以並非僅有要達到的功能,其實非功能性需求,常常才是最後決定可否驗收的關鍵,該關注的項目整理於下表:
分類 常見項目
業務需求 競爭、舊系統整合、標準、法規、技術
用戶級需求 用戶特性、用戶背景、用戶語言、用戶限制
開發級需求 維運、安裝、管理 / 資安、團隊限制


    通常我們會將一個大的目標(系統)分割成多個子目標(子系統)或是切割成多個層次。並從中分析出 關鍵功能、關鍵品質、業務需求與約束,作業步驟如下:

  1. 針對關鍵功能進行初步設計。進行發現主要工作為目的的分析。
  2. 綜合初步設計確定高層分割,試圖將系統分切成多個次級系統。
  3. 考慮非功能性需求,提出對應。


    在功能需求分析上,我們可以運用Use Case,而非功能需求分析則可採用『目標—場景—決策』表,範例如下 (小編:這類的表格很多種,主要目的都是記錄並提出預計的方案):
目標 場景 決策 評估說明
性能要求 問題闡述
如:用戶端重複請求頁面
可行策略
如:HTML靜態化
(註:可先提出多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obustness Diagram 魯棒圖

    我們運用使用者案例 (Use Case)僅是用來捕獲『需求』,然後如何針對需求來進行塑模 (Modeling)? 而魯棒圖就是由Ivar Jacobson 於1991 提出,用於指出使用者案例需哪些物件。功用如下:

  1. 可用於進行初步設計
  2. 可檢查使用案例規約是否正確

    雖然,未被正式納入UML規格,但透過類別圖(Class Diagram) 的Stereotype 可以指定,且大部份的工具也都支援將這樣的類別圖示,自動轉換成對應圖形,十分方便。所以成為橋接需求與系統元件間好用的溝通工具,也常出現在敏捷式分析設計中。由於需求複雜性是層次化的,雖然我們無法降低,但可透過層層的分析加以控制。



    三個物件定義如下表(包含與其他相似名詞對應):

項目 魯棒圖 UML MVC三層式架構
遠端調用介面 邊界物件 Boundary Interface -
設備 -
用戶介面 View
應用邏輯 控制物件 Control Process Controller
業務邏輯 -
資料存取邏輯 -
資料 / 檔案 實體物件 Entity Domain Model

    而各物件間可不是可以隨便畫上關係的,應符合下列四個繪圖規則:

  1. Actors can only talk to boundary objects.   角色僅能連到邊界物件
  2. Boundary objects can only talk to controllers and actors.   邊界物件僅能連到控制物件和角色
  3. Entity objects can only talk to controllers.   實體物件僅能連到控制物件
  4. Controllers can talk to boundary objects and entity objects, and to other controllers, but not to actors.   控制物件可以連到邊界物件與實體物件,但不能連到角色




    另外,在使用魯棒圖時,有一些建議事項:

  1. 漸增式建模
  2. 只對 主要使用案例(UC) 畫圖
  3. 每張圖應有 2~5 各 控制物件
  4. 勿關注細節 與 UI


    而在魯棒圖中的每一個物件,最終將在系統設計時,被一堆類別(Class)給取代。這些類別的組合,則要滿足在魯棒圖中繪製的物件所定下的規約。


寫在後面

    我僅摘要我感興趣的部分,要知如何當架構師的方法,參考的書籍很多嚕,尤其是國外很多大師出了很多經典。不然,你也可以看本次書摘的這本嚕。

    另外,本篇標籤分類仍為 “書摘”,未來 “節錄” 將僅適用於報章雜誌收集下的短文之類的。呵~ 在此說明嚕。



一線架構師實踐指南
  • 作者:溫昱
  • 譯者:蔡學鏞
  • 出版社:碁峰
  •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20日




What we call the beginning is often the end.

And to make an end is to make a beginning.

The end is where we start from.


要達到什麼樣的結局,

取決於甚麼樣的開始。

    結局就在開始的地方。
                            T.S. 艾略特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 { 欣賞趣味的黃金中線 }

Who wouldn't want to be a lobby boy
at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 # # # # # # # # # # # # # #
劇情簡介

    一部可以帶著輕鬆的心情,享受這充滿荒謬趣味,但卻又不落俗套且層次豐富的趣味電影。劇中客串演出的A咖雲集,如裘德洛、歐文威爾森、安卓布洛迪與愛德華諾頓,通通都心甘情願當個跑龍套的小配角。再加上每個場景的色彩繽紛燦爛,讓你的眼睛目不暇給,整部電影從頭到尾緊湊又毫無冷場。



    整部電影的故事架構,就像是俄羅斯娃娃般,一層層打開進入了不同的過往歷史回憶,又一層層套回來卻又帶給我們無限的想像與感傷。從一開始一個看書的小女孩,跳到該書的作者;該書的作者說著他自己的故事;故事中他在一個破落的大飯店遇到神秘的大富翁;神秘大富翁說著他自己的故事,從他還是一個曾啥也沒有的Zero開始。





    Zero加入布達佩斯大飯店,跟在優雅的M. Gustave 身邊學習,從最低階的飯店門僮做起。但M. Gustave 從高高在上的傳奇的飯店總經理,一夕間受飯店貴賓Madame D被謀殺身亡的牽連,而鋃鐺入獄成為囚犯;然後,更成為越獄的逃犯。



為了躲避D夫人兒子派出的殺手、和大批警察玩躲貓貓,持續在努力的running、running、running、.......。雖然在Zero和飯店同行的幫助下,漸漸查明真相,然而所有對他有利的證人卻都一一喪命。



    一切看似掉落谷底。突然,一條救命的繩索從谷底拋了上來。原來M. Gustave從D夫人家取走的名畫背藏玄機。在幾經波折後 M. Gustave 搶回了名畫,洗清冤屈,而且居然還繼承了D夫人龐大遺產。但沒想到是,碰~一槍,M. Gustave被戰火給擊倒。而Zero成為M. Gustave的繼承人。整個故事剎然而止回到了現在,就像俄羅斯娃娃從不曾打開過般。過往的華麗如雲煙般不復見,只留下一個讓老人回憶的傳奇故事。明明是一部像是荒謬劇的童話色彩喜劇片,卻帶著飽經滄桑滄桑的風塵。




# # # # # # # # # # # # # # #

後記


    據說看這部片時,要仔細看導演如何「雕琢」每一格畫面的「黃金中線」。因為安德森沉迷於把每一格畫面調整到四平八穩,角色們只在畫面的正中間演戲,若是兩人對話,中間肯定也會出現一個隱性中線,不偏不倚地把畫面切割成左右兩等份。

    這條黃金中線成了欣賞魏斯安德森導演的古怪惡趣味,聽說在本片更是變本加厲地,索性把一般寬銀幕畫面比例變成正方形畫面比例,成了1.37 : 1 (影片部份畫面比例有1.78 : 1與2.35 : 1)。雖然我是看不太出來,但感覺每個場景都有特別配置過人物的位置倒是真的。

    嘿嘿嘿~ 不過我可是有為這黃金中線,特地買了正中間的座位阿。話說,這可還是上映前的口碑場,晚上9點的戲,我中午就去買票了。真的不枉我難得的認真起早去買票,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我們來瞧瞧擅長捕捉知名導演「簽名檔」構圖的日本影像創作家kogonada,將魏斯安德森的強迫症似的「置中構圖」黃金比例拍攝手法,一一破解出來。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書摘:『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

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The Oz Principle: Getting Results Through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Accountability
  • 作者:羅傑.康納斯、湯瑪斯.史密斯、克雷格.希克曼 (Roger Connors、Thomas Smith、Craig Hickman)
  • 譯者:江麗美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15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將 「當責」重新注入人心


    一百多年前引起轟動的小說『綠野仙蹤』,其實並不是一本純粹的冒險或奇幻故事書,而是一趟強調覺醒之的旅程,告訴我們要挖掘自己本身的內在力量。

    書中闡述了到現在還是十分有用的行為準則:不要停在黃磚道上,不要因為際遇不順就怨天尤人、不要只是等著大法師揮舞他們的魔棒、也不要期望你的所有問題能夠自行消失無蹤。就像『A到A+』等書所指出的,偉大公司和平庸公司間的最大區別:後者為殘酷的事實找藉口,而非正面迎擊它。

    是的,水平線下的個人(企業) 只會找藉口、指責別人的怪罪遊戲,陷入被害者的六個循環 (VICTIM CYCLE):
  • 忽視或否認
  • 那不是我的工作
  • 怪罪他人
  • 告訴我該怎麼辦
  • 藏住狐狸尾巴 (會只想到如何保護自己)
  • 等等看 (期待事情自己解決)

    想改變回到水平線上就必須走上當責步驟,學習奧茲法則:
  • 正視現實
  • 承擔責任
  • 解決問題
  • 著手完成,進而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唯有不斷的問自己 : 「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夠在水平線上運作,以取得成果」,我們才能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當責是一種態度,是持續問自己 我還能做些甚麼,已取得我想要的成果。這是一種未來式,而非責備自己的過去式。若組織的成員都有當責的態度,則會形成一種共同當責,面對問題時,能自動自發的去進行相關作業。


增進自我當責的密技

  • 喜歡別人對你的表現提出坦誠的意見
  • 不對自已與他人有所隱瞞
  • 可以承認現實的問題與挑戰
  • 不浪費時間在你無法控制或影響的事物上
  • 總是百分百投入自己所從事工作
  • 為自己的際遇與成果做主,即使並不甜美
  • 在發現自己落入水平線下時,儘速脫離被害者循環
  • 喜歡每天有機會讓自己美夢成真

最重要是不斷問自己:

還能做些甚麼來改善我的環境,
以爭取我想要的成果



※ ※ ※ ※ ※ ※ ※ ※ ※ ※ ※ ※
學習做到 個人當責

看齊膽小獅找回自己的勇氣
    當有勇氣正視自己正陷入的困境,才能正確做出有效回應,無法面對現實的主因是他們寧可忽視或抵抗改變。要有所改變,只有先從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現況,承認自己處於在水平線下,認清事實並明白自己一定要改變,不然永無翻身之日。當你無法自己認清現實時,也可以尋求他人回饋建議。你得到的意見愈多,愈容易認清自己何時落入水平線下,何時重返水平線上。


效法錫樵夫擁有自己的責任心
    所有過去好的、不好的事情,都會持續影響你的現況;唯有承擔起所有責任,你的未來才會有所改善。

    我們在面對困境時,常會像頭埋進沙裡的鴕鳥,用一種不用心的態度來麻痺自己。明知每一件事情都有兩面,但卻僅強調其中一面;當你將自己鎖在其中一面,那你永遠也看不到轉機的另一面。

    如果你想成為當責的人,那就要學著說出故事的兩面。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做自己際遇的主人,而非陷入怪罪遊戲。將你所做過的事和目前的處境連在一起,當責任感上升,你也將獲得解放感。你找到主宰自己的心,就會自動投入,改變現況,讓未來更美好。


學習稻草人解決問題的智慧
    解決問題,代表的是解決真正的問題,而不是虛晃一招只為改變而改變。解決問題的技巧包括:
  1. 繼續努力 - 當棘手問題遲未解決,人們常會放棄嘗試,放著看事情是否會好轉。試著不要只看著我們做不到的事,要持續想想還有沒有別的路。
  2. 堅持不懈 - 持續問自己還能做些甚麼。
  3. 運用新的思考模式 - 換個思考問題的方法 (小編:推薦 六頂思考帽 )。
  4. 運創造新的人際關係 - 透過認識新的人開展你解決問題的視野。
  5. 採取主動 - 別人通常不會覺得你的問題是他們的問題,所以你該主動去探尋。
  6. 保持警覺 - 時時留心任何可能形成潛在解決方案的事物。


成為有力量執行的桃樂絲
    個人當責代表承擔責任,最後著手完成並取得成果。你需要持續努力停留在水平線上,並願意接收風險,往前跨出一大步。

    但大多數人,面對問題時,最終無法著手完成,這是因為很難抵抗水平線下的吸引。你必須為自己的際遇負責,要知道人的內在都有超越自己際遇的力量,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只要你走在水平線上開始正視現實、承擔責任、解決問題,最後著手完成,奉行奧茲法則你將會擁有當責的人生。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電影】魯邦三世VS名偵探柯南 ~ { 奇蹟的對決 }

    基德現身偷取了寶石,但其實是魯邦三世假扮的,為的是一場顯示神偷身手的測試。而這場測試的目的,是要證明魯邦有能力竊取秘寶:櫻桃藍寶石,以換取峰不二子的人身安全。另方面,義大利人氣偶像艾米里歐在此同時,來到日本準備開演唱會,而他的隨行保鑣居然是魯邦的最佳拍檔次元大介!也因此,引起了柯南的注意。

    亞森羅蘋 vs 福爾摩斯 般的鬥智就此展開。

# # # # # # # # # # #
電影主題曲:魯邦 + 柯南



    魯邦看似吊兒郎當,卻流露真男人的豪情,帶點顏色,但又有傳統紳士風度。而冷靜不像小孩子(因為其實他是高中生)的柯南,則完全呈現了他嚴謹一絲不苟的一面;連灰原哀都和不二子,有精彩的女性交鋒。兩部卡通畫風也截然不同,但都於這部電影中,維持自身的特色,不論是配合魯邦而更加胡鬧、超展開的情節,但也規規矩矩照柯南敘事風格,去一步步解開謎底。只是這次,少了毛利先生被麻醉的情節,讓他減少藥物成癮的風險 哈。





    原先,所有的人都以為魯邦的目標是寶石,加上偶像艾米里歐收到一封來自神秘組織的黑函,要他停止演唱會,否則就會喪命。這一切看是不相干,但又似有關聯的情節背後,隱藏一個更大的黑幕。因為,其實偶像的演唱會是黑手黨用來走私物品的煙幕彈。而這次交易的物品則是威力強大的次世代武器,打算賣給另一個地下組織,用來做為復國兵器。而這個陰謀就在魯邦和柯南聯手下,在千鈞一髮間,解除了危機。而那些地下組織的愛國志士們,則犧牲殆盡。其實,有一點悲壯的意味。有別於以往的柯南劇場版電影,變成一部不太注重合理性,但是劇情的幽默與很有刺激感的漫畫主角交鋒情節,則讓這部電影的趣味性提升不少。所以,是一部全然不同以為的柯南電影。





後記


    這部是獻給童心未泯的我的兒童節禮物,呵。本來很擔心都是小朋友,不過還好,可能是晚場的關係,只有2、3個小孩所以不會吵。說真的,我是比較想看魯邦的演出,雖然有點記憶模糊了。但魯邦每每無厘頭的出演,與永遠差一點就得到的峰不二子,應該在童年時帶給了我一段美好的歡樂時光。雖然,因為我沒看過電視版的前傳,而在結局時有點迷糊,但整部戲真的節奏緊湊又刺激。這種跨世代的交鋒,還真是有趣嚕。